24小时故障咨询电话点击右边热线,客服在线解答故障号码:400-889-3660
空调平放会出故障嘛(空调平放会出故障嘛为什么)

空调平放会出故障嘛(空调平放会出故障嘛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20 17:39:44•浏览次数:160

本文目录一览

1.雨天空调这样开,不仅节能更重要的是对身体好

这一段,除了疫情最让南方人闹心的应该是连续不断的雨天吧。满屋子湿漉漉的回南天从冬末春初就开始肆虐南方的沿海城市,清明时节雨纷纷,之后雨水还没走,华南地区便早早地迎来了闷热天气,在进入六月以后,华东的长江流域开始进入漫长的梅雨季节,现在已经接近尾声,不过沿海城市的南方人都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台风季早已经无缝连接……

总之,春夏的南方最大的特点就是闷热和潮湿,空调几乎是最可靠的救世主。

虽然空调拯救了一堆怕热的群众,但是并意味着躲进空调房就万事大吉了。潮湿、闷热的雨天,空调的正确使用不仅影响房间内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开门见山的说,下雨天躲在空调房里,请注意,你要开的是空调的除湿功能,而不是制冷功能!

下雨天室内环境的最大特征是潮湿,潮湿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夏天如果连续下雨有个特点,就是闷热、潮湿,是否感觉闷热因人而异,但是潮湿是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潮湿对于有风湿病的人而言是噩梦般的存在,它是诱发风湿病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在阴雨季节就这种因素被无限放大。

潮湿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另一个威胁是霉菌和螨虫,之前关于除霉菌的文章中我们有引证过潮湿和霉菌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样适用于螨虫。

根据科学数据,对人体舒适度和健康来说,理想的室内环境湿度是40~60%左右,当环境湿度超过50%的时候,螨虫和霉菌开始繁殖;

当湿度超过60%的时候它们的数量将以倍数增长。

南方的回南天中,环境湿度达到了90%,而且回南天、黄梅天至少持续一个月以上,那么长时间的潮湿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因此,下雨天空调的第一要务是除湿,这里有个小前提,空调必须带有除湿功能,如果你家的空调不带除湿功能,可以买一台独立的除湿机,除湿效果也很好。

下雨天只开空调的除湿功能不仅仅能除湿,其实也能降低室内的温度,还省电

下雨天开空调的最重要功能当然是除湿,把房间里的高湿度变成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温和湿度,其次才来解决室内降温的问题。

健康和舒适之间是有优先级之分的,但是空调除湿时却能同时解决这些问题,这和空调的除湿原理有关系。

如下图所示,空调除湿原理是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对空气进行冷却使它们冷凝成水,并通过冷凝管将水排出室外,最后,将除湿后的凉爽的空气送回房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空调通过除湿来冷却空气,虽然目的也在于降低空气湿度,但是这个过程中空气温度也被降低了,同时,因为除湿对温度的降低相对缓慢,而且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因此室内的环境温度基本能满足雨天的降温需求。

另一方面,因为不需要太低的温度,空调的制冷量减少,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节能作用。

最重要的是环境湿度降低到人体舒适的程度能抑制霉菌和螨虫的发生,避免风湿和空调病。

下雨天开空调,除了除湿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事项——空调的定期清洁

空调使用频率越高,空调内的异味和污垢就会越多,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污染物随着空调的风进入到房间里,它们主要包括灰尘、花粉和烟雾焦油,而积累这些污染物的地方就是空调滤网。

而且空调非常容易滋生霉菌,别说下雨天,就是平时的正常使用中,空调内部的温度通常在20℃到30℃之间,湿度可以达到90%,是很容易滋生霉菌的一个理想环境。

可以想象,带着污染物的滤网将空调中的空气一起排入室内对人体危害有多大。

因此,空调的定期清洁非常重要。

空调的清洁时间间隔跟季节和使用频率有关,夏天开得比较多,因此两周要清洁一次滤网,冬天使用得比较少,可以一个月清洁一次,如果也是每天使用,那也要每两周清洁一次,空调内部的深度清洁建议一年一次,需要分解清洁。

教你简单实用的清洁空调滤网方法

清洁空调滤网其实很简单,大部分人都可以自己动手完成。

  • 清洁空调滤网前需要准备以下这些材料

吸尘器、废旧的牙刷、毛巾或者抹布、厨房吸油纸、旧的筷子、胶带等;

  • 清洁空调滤网的步骤

无论是清洁空调滤网还是空调内部的深度清洁,在开始进行清洁前,都必须拔下电源插头。注意,拔下的插头吊在空调下应该用塑料袋和胶布包裹起来,避免清洁液滴到插头上。

① 首先打开空调盖板,取下空调滤网;注意,盖板的打开方式参看空调厂家提供的说明书。

② 将取下的滤网使用吸尘器吸掉表面的灰尘;

③ 然后用流动的清水从背面开始冲洗过滤网;

④ 再使用旧的牙刷刷掉污垢;

如果滤网经常清洗,这些污垢用清水就能洗刷干净;如果长时间没洗,滤网上的顽固污渍可以使用小苏打来清洁。

⑤ 将清洁好的滤网平放在干净的报纸上晾干;

⑥ 接下来清洁空调滤网框上的灰尘。将厨房吸油纸用胶带包在旧筷子上,做成棒子擦拭框边角的灰尘;

⑦ 滤网后的热交换器表面可以通过吸尘器来清洁;

⑧ 最后把晾干的滤网安装回去,再插上电源就可以了;

对于空调内部、甚至室外机的深度清洁,其实也很重要,但是过程比较复杂,建议找专业的公司来清洁,本章不做说明。

最后,如果闷热的雨季开除湿功能不够凉快怎么办?

其实,就算是夏季漫长的华南地区,雨天气温也不会太高,以我所在的上海为例,在整个黄梅天里面大部分时间都不需要开空调,开窗通风既健康又环保。

当然有些人嫌开窗吵,不过以黄梅天的温度,睡觉开空调的除湿功能也足够了,如果你还觉得不够凉快,可以除湿的同时,加大出风量,同样的温度,风可以让人感觉更加凉爽,但是请注意,风要循环摆动,不能对着人体一直吹,风量也不能设置得太大,避免吹出空调病。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能通过除湿和调整风量让室内环境达到一个舒适的效果,如果这样你还是觉得闷热的话,唯一的解释就是你体内的热量太多!还是积极减肥吧!

2.空调的除湿功能你用过吗?听说也可以达到制冷效果

说到空调,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的了。一般情况下用的多的就是制冷和制热。但,空调还有一个除湿功能,你用过吗?我们通过网上搜索,发现还真有这么一种既凉爽又省电的办法,而且很简单,只要把空调模式从“制冷”调成“除湿”,就能轻轻松松享受到空调带来的清凉,而且还可以省下不少银子。

看到这些报道,不免猜想,如果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更凉爽更省电,那厂家为什么还要设置制冷模式呢?这些报道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除湿功能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除湿比制冷更凉爽?

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得先清楚制冷模式和除湿模式的工作原理。

制冷模式:空调管路中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变为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的凝结,变为低温的液体,而后通过节流阀使压力降低,再进入室内机的蒸发器,此时蒸发器中的制冷液的温度很低,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热量变为气体,所以这时空调室内机就会吹出冷风,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

除湿模式:空调的除湿就是一种特殊的制冷模式。在除湿模式下,为了达到较好的除湿效果,空调一般在低风量下工作,这时空调室内机换热器的温度更低,更利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由于水蒸气冷凝需要的冷量不多,所以压缩机只需间歇性启停就可以了。

简单来说,制冷就是连续工作至设定的温度,降温度的同时也在连续抽湿;抽湿可理解为间断制冷,风速为低速,使空气中水分更容易附着在空调机蒸发器上,以达到除湿的目的。

因为除湿模式下,空调出风量减少了,加上是间歇性工作,所以此时的制冷能力很小。一旦室外的环境温度稍高,除湿模式下空调产生的制冷量就不能满足室内温度控制的要求。所以,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更凉爽,这个说法不科学。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除湿模式下耗电量低的感觉,是由于除湿模式下,压缩机间歇性启停的原因,相比一般制冷模式,除湿模式下压缩机的工作时间要短,所以造成了耗电量低的感觉。这么看来,空调除湿似乎要比制冷还要好用,那咱们就开着除湿功能好了!但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一旦室外的环境温度稍高,除湿模式下空调产生的制冷量就不能满足室内温度控制的要求。

而且通过大量的空调能效试验显示,空调器在压缩机稳定运行,室内出风量最大的情况下,制冷效率最高。那么相对的,除湿模式下,压缩机间歇启停,加上风量较低,其制冷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除湿制冷实验比较

现在来到一个办公室,这里大概有25平方米,现在室内的温度是32摄氏度,等会我们用十分钟的时间,选用制冷模式,看看温度会下降到几多度。”十分钟后的温度计显示是26摄氏度,到达了当初预设的温度。

现在看来看另一间和第一间面积同样大的公办室做第二个实验。另一个办公室也25平方米,现在是室内温度是32摄氏度,同样也是用同一型号同一牌子的空调机,采用网上所说的除湿模式,看看十分钟后此时室内的温度是30度,比之前32度只下降了2度,距离26摄氏度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开启空调的“除湿模式”,空气中的水份会被迅速排出室外,同时空调会继续吹出冷风,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压缩机和室外机则会适时停止运转一段时间,这比单纯的制冷模式要节约一些电。

需要注意的是:除湿功能比较适用于气温不太高的梅雨季节,盛夏高温时节要降温,还是制冷来得更直接。

小编提醒:如果家中使用的是定频空调,最好不要在高温时节使用除湿功能来替代制冷,一来高温本就对压缩机影响较大,如果再使用除湿功能让压缩机间断运行,极易导致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缩短。只有在温度相对较低、湿度较大的晚间,才可以适时开启除湿模式,达到调节房间温湿度的效果。


关于空调还有这8个小秘密

1、进屋后别着急开空调

很多人一进屋就急着打开空调,应该等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后再打开空调。大热天,在外边血管是扩张的,进屋就开空调,温度骤降,舒张的血管会猛然变成收缩状态,会导致血压一下子升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先开空调后关窗

室内降温通风时,应该先开空调后关窗,等刚开空调时空调里面的污染物释放以后再关闭门窗。

3、空调开26℃最合适

空调最合适的温度是26℃,温度舒服且不易患病。26℃既能保证凉爽舒适,又适合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同时又保证室内外温差不会太大,避免感冒出现。

4、铺凉席时少开空调

患有脊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的人在室内温度低的时候睡凉席,可能会导致旧病复发,肠胃不适、怕着凉的人睡凉席也有可能容易引发腹痛、腹泻。所以在铺凉席睡觉时,最好少开空调。

5、夏天空调一个月洗一次

空调长年不清洗,就会积攒多种危害健康的病菌和螨虫,一旦被吸入,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导致“空调肺”。因此,夏天建议每一到两个月清洗一次。除清洗空调面板和过滤网外,还要使用专业空调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6、开3小时要开窗通风

很多人不知道,3小时室内不开窗换气,室内空气就可能不新鲜,6小时内不换空气,空气就严重污染,污染的程度可能会危害健康。如出现嗜睡、反应力迟钝、感冒增多等。所以空调开3小时就要开窗通风。

7、短暂外出别关空调

不少人为省电,出去时会关掉空调,回家后重启。这不仅更费电,还容易对空调造成损害,影响空调寿命。过于频繁的操作会对空调压缩机造成伤害,而启动时产生的500-1000瓦的高额电压会更耗电。因此,如果短时间出去,最好不要关闭空调。

8、常吹空调松松肩

经常窝在空调房的人,应该多给自己松松肩膀,避免被空调风吹伤。把右手横放在颈部左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揉或横拨颈部左侧肌肉,左手用同样方法按揉右侧肌肉。最好用指揉的方式,更易疏松筋骨。

3.轩逸、雷凌、朗逸全面对比评测,谁才是家用轿车之王?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截止到目前,轩逸、朗逸和卡罗拉均已完成换代。那么,作为国内家用轿车销量代表,此三车的产品力究竟如何呢?我们展开了全面评测。

当然,由于评测时尚未拿到全新卡罗拉,所以我们找来的是它的同源车型全新雷凌。

本次测试将会分为五大方面,外观(网友投票决定的颜值、装配工艺)、内饰(用料、配置、人机工程学)、空间(乘坐空间、储物空间)、动态(加速、制动、麋鹿测试、动态舒适性)、费用(油耗、保养费用),每个方面对应相应的分值,最终得分最高的,就是我们要找的那辆车。

至于测试车型,朗逸为280TSI DSG舒适版,指导价14.69万;轩逸为2020款1.6L TOP CVT奢享版,指导价14.3万;雷凌为双擎 1.8H CVT运动版,指导价为14.68万。

外观对比:轩逸靠颜值取胜

外观方面,我们之前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发布了关于三辆车谁更好看的投票,结果显示,41.6%的网友认为轩逸最漂亮,认为雷凌好看的网友占比32.5%,只有14.9%的网友认为朗逸好看,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中庸化的外观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低了。

装配工艺方面,我们测量了发动机盖、前门、前后门之间、后门以及尾门两侧的接缝,每有一个地方两侧接缝差值大于0.5毫米的,就会失去1分。雷凌发动机盖左右两侧接缝差值达到了0.7毫米,朗逸行李厢盖两侧接缝相差0.7毫米,而轩逸的后门两侧接缝相差1毫米,尾门相差0.7毫米,略逊于两位对手。

车内部分:轩逸依旧领先,朗逸再次垫底

来到车内,用料、配置和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表现,轩逸依然领先。轩逸三辆车中用料最厚道的车型,门板、中控台上半部分(除了仪表盘上方是硬塑料),都是软质材料包裹,并且它也是三辆车里唯一一个仪表台下方使用了软质材料的车型,保证了激烈驾驶的时候不会磕碰到腿。

人机工程学方面轩逸也得到了最高的分数,坐姿可调范围比较大、大部分的按键位置设计得都还算合理,但是它S挡开关的位置对用户来说不太友好,如果不看这期评测, 很有可能有朋友把轩逸买回家了,都不知道自己的轩逸有S挡。

配置方面,虽然轩逸是顶配,但是说实话它的配置并不算丰富,虽然有远程启动、双区空调、驾驶座8向电动调节、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疲劳提醒等这些高端功能,但没有定速巡航、没有座椅加热、副驾驶座椅还是手动的、不支持手机互联、还在使用脚刹、四个车窗还只有主驾驶可以一键升降等等一系列基础配置的缺失,确实也没有体现出顶配车型的气势来。

车内部分排名第二的是雷凌,用料方面中控台上方全部使用了软质材料,门板也有搪塑包裹,达到了这个级别当前的平均水平。配置上,雷凌虽然不是顶配,但是它的配置要比顶配的轩逸还要高,并且把安全性放在了第一位,哪怕全系只有顶配的主驾驶可以电动调节,也要全系标配8气囊和胎压监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的配合,基本上已经能实现很多厂商宣称的L2自动驾驶的水平了,用起来很顺畅,而这个配置,只要你不买1.2T或者双擎的最低配,你都能买得到。

人机工程学方面雷凌表现就没那么好了,首先它的扶手箱位置跟杯子架有干涉,USB接口位置也比较尴尬,需要把头放得很低才看得到,空调上部分按键指示灯在强光下也存在看不清的情况。除此之外,它的座椅包裹性不错,但不太适合比较胖的人,会觉得两侧比较夹,这一点也需要身材偏胖的朋友买车的时候注意。

内饰排名第三的是朗逸,首先用料方面,全车均为的硬塑料,即便是1.4T车型,也只有门板上有少量皮质。配置上也非常可怜,甚至1.4T低配车型连倒车影像、自动空调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主动安全配置之类的了。

还有一个问题,朗逸没有一键启动就算了,要是点火时手部的角度设计也是非常奇葩,用起来确实不算方便。人机工程学方面,朗逸的座椅相对雷凌比较宽大,同时前排坐垫长度485毫米,大于雷凌但小于轩逸,实际乘坐体验方面还算不错,但后排明显比对手更短的坐垫在长途行驶的时候会跟容易造成乘客的疲劳。

空间对比:朗逸堪比“货车”,轩逸存在空间浪费

其实发展到现在,车身尺寸越来越大,在紧凑级车的范围里,基本上你找不到日常通勤使用空间不够用的车型了。乘坐空间排名第一的毫无疑问是朗逸,在前排调整好950毫米的标准腿部空间后,后排还有765毫米的腿部空间,纵向空间也有940毫米。但是它的后排中央地台高度达到了195毫米,如果后排乘坐三人那么中间位置的乘客就会相对比较难受了。

排名第二的是雷凌,虽然它的腿部空间是三辆车里最小的,只有730毫米,但后排纵向空间有900毫米,还是能满足大部分人对于后排高度的需求的。同时只有90毫米的地台高度也让它成为三辆车的后排里最适合三人乘坐的车型。

第三是轩逸,它的腿部空间略大于雷凌,但头部空间相对比较小,很容易蹭到头顶,地台高度120毫米,相比朗逸要低的多,但是也还是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间位置的乘坐舒适性。

在行李厢容积方面,结论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尺寸最大的,居然不是最能装的。我们找来两个28寸托运箱、两个24寸托运箱和两个20寸登机箱,来进行装载测试。朗逸的行李厢大到让我们质疑旅行车存在的意义,不仅有510L的容积,而且很规整,最终装下了2个大托运箱,一个中托运箱箱和两个小登机箱。

紧随其后的是雷凌,装下了两大两中一共四个托运箱,行李厢最不能装的是轩逸,只装了两个大号托运箱和两个小的行李厢。但是,轩逸在行李厢数据上是三辆车里最大的,达到了560L,超过了大部分中型车。

但是因为内部空间实在是不太规整,内侧凸起很大,导致装大件行李的能力弱了一些,而且三辆车里只有它的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倒,也没有能跟车内相通的通道,这对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又是一个打击。

在空间测试这一环节,朗逸以绝对的优势胜出,雷凌第二,轩逸第三。在空间方面,全新换代的雷凌和轩逸不仅没进步,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老款车型,最终导致空间方面被朗逸甩开了一大截。

动态性能:雷凌轩逸进步明显,动力是最大短板

首先,加速方面,排名第一的是朗逸,毕竟1.4T发动机加持,肯定比另外两个更注重经济性的动力总成来的要好,0-100公里每小时加速成绩是8.21秒。雷凌和轩逸非常接近,分别是11.58秒和11.62秒。

刹车方面,表现最好的是轩逸,100公里每小时刹停只需要37.52米,虽然没到领克03、福克斯那种33、34米的程度,但是也已经是紧凑级车里很优秀的水平了。其次是朗逸,38.75米,最差的是雷凌41.03米,这应该跟它装了一套复杂的混动系统,导致整备质量已经超过了1.4吨有关,同时跟它所使用的偏向静音的轮胎也有不小的关系。

麋鹿测试成绩方面,轩逸以72公里每小时的成绩问鼎,朗逸和雷凌以71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紧随其后,这样的成绩在紧凑级轿车里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大众系的车型底盘调校一般都还不错,所以它达到71公里每小时的水平我们并不意外,但上一代底盘调校极度偏向转向不足的雷凌,竟然能有这么大的进步,着实让我们惊讶。同时我们也发现,雷凌是三辆车里唯一配备独立悬架的,但这并没有让雷凌的操控性占到太多便宜,这个锅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甩给重量和静音轮胎。

动态舒适性表现,排名第一的是轩逸,经过了换代,现在它拥有三辆车里最好的隔音降噪表现,尤其是低速的隔音降噪水平,这也保障了日常驾驶的静谧性。同时,它的底盘也厚重了很多,不论走什么样的路况,都没有出现大家印象里那种传统日系车很散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轩逸日常开着是完美的,除了比较差的动力有些时候让人比较着急之外,油门响应过于灵敏的问题也延续到了这一代车型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

排名第二的是朗逸,隔音降噪方面,朗逸的中低速表现并不算优秀,时速超过80公里每小时它的隔音降噪水平才得以体现。动态舒适性方面,它依然有着大众车型一贯以来的厚重感,底盘依然是同级别比较优秀的水平。

排名第三的是雷凌双擎,它的隔音降噪能力是最差的,尤其是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的噪音相比对手要明显一些。不过在其它方面,雷凌的表现倒是可圈可点,跟轩逸一样,它的底盘也变得很有质感,换了新的平台架构之后,雷凌开起来的感觉也不再那么慵懒,现在它真的算是个灵活的小胖子了。

现在,整个动态部分的排名来了,排名第一的是朗逸,凭借1.4T发动机不错的动力,和大众一贯以来的驾驶方面的优势,朗逸赢下了这局。但是相比对手的老款,近几年来朗逸的动态方面没什么进步,导致它已经赢得不是那么轻松了。

排名第二的是轩逸,出色的底盘和隔音表现让它紧追朗逸的步伐,如果后续轩逸能推出一个更强动力的版本,那么我相信它的市场吸引力会成倍增长的。排名最后的是雷凌,很显然,虽然使用了TNGA架构的车,都可以很容易地做出不错的驾驶表现来,但雷凌整体的设计方向还是经济性,偏差的动力和不算优秀的隔音大幅影响了它的分数,最终可以用惨败来形容。

使用成本:雷凌轻松夺冠,轩逸比想象费钱

我们先测试了三辆车的油耗,在城市道路以及环路交替行驶了接近120公里,平均时速28公里,油耗最低的不用说,一定是雷凌双擎,它一共行驶了118.3公里,加油5.19L,折合百公里平均油耗4.39L。最差的是朗逸,百公里油耗7.62L。

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轩逸,要知道,在我早年的测试里,老款轩逸可是跟卡罗拉雷凌双擎油耗很接近的,但这一代车型我们实测的百公里油耗是7.57L,已经跟1.4T的朗逸差不多了。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是为了照顾更好的动力表现,调高了引擎参数,最终使得油耗表现有所退步。不过好在它依然可以使用92号汽油,折算下来仍然可以做到不到5毛钱一公里的燃油成本。

之后我们对保养成本进行了调查,保养项目及周期,我们参考的是用户手册也就是说明书上的说法,具体每个项目的零部件费用和工时费,我们联系了各个4S店的市场部,所以我们得到的都是官方数据。

结论让人大跌眼镜,保养费用最贵的,不是各位现在心里想的朗逸,而是,轩逸……因为三辆车里只有它的官方保养周期是5000公里,而且它的工时费跟大众相当,甚至像火花塞、刹车油这些项目工时费比朗逸还高。虽然首保免费,但综合算下来,它6万公里保养费用达到了8517元,着实不低。

排在第二的是朗逸,首保是5000公里,之后每整数万公里进行一次保养,整体来看,朗逸的保养费用并不算特别高,属于这个级别的中等水平,6万公里一共需要6653元。

最便宜的依然是雷凌双擎,首先它的电池、电机部分并不需要特殊的养护,其次因为6万公里之内不用换火花塞也节省了一部分费用,再加上本身各项费用都不高,最终,6万公里总保养费用只需要4239元。

总结起来,总的使用成本方面,最贵的依然是大众朗逸,主要是略高的油耗以及建议使用95号及以上的燃油拉高了使用成本,6万公里需要38921元、排名第二的是轩逸,要不是能用92号的燃油,它那超高的保养费用加上明显升高了的油耗,也许使用成本方面真的就跑到朗逸后面去了。

现在,轩逸6万公里总费用需要37948元,只比朗逸低了不到1000块钱。最省钱的雷凌双擎,油耗、保养费用双底,6万公里只需要21296元,几乎快到朗逸和轩逸的一半了,从省钱的角度来说,雷凌还真是一把好手。

总结:朗逸夺冠,但未必能笑到最后

到了揭晓最终排名的时候了(具体扣分规则及所扣分数不妨到文章开头的小程序中寻找答案)。

到了揭晓最终排名的时候了。总分排名第三的,是轩逸。这一代轩逸的舒适性有了明显提升,底盘质感和隔音降噪水平都进步不少,操控也一跃成为了同级车中比较好的水准。但比较差的动力,依然难以控制的油门踏板调校,相对比较差的动力和明显退步了的油耗,在朗逸和雷凌两位性格分明的对手面前,轩逸能让人觉得明显是优势的地方,可能就剩下外观内饰设计了。这些因素,都让轩逸只能排在此次测试的第三名。

排名第二的,是雷凌。其实从一辆车机械的角度上来说,雷凌做的并不算好,比如它的静谧性虽然进步了,但仍然不算优秀,再比如它的操控性提升了,但动力依然很差,再再比如空间比上一代还更小了,同时人机工程学还出了一些问题,这都严重影响了它的分数。但不得不说,在这个价位下消费者关心的使用成本方面,雷凌确实无人能敌,这一点绝对能打动很多消费者的心。

排名第一的是朗逸。首先,它几乎是同样的市场价格下最大的车型了,领先了雷凌轩逸差不多半个级别。储物空间更是如此,同时优惠后,你能用一个很低的价格买到这套1.4T+7速双离合的动力总成,日常开着也更轻松一些,并且它还很擅长营造高级感,隔音和底盘质感虽然几年都没进步了,但放到今天来看依然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你再看它的车机界面,明显要比两个日系对手看起来值钱得多,它太知道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问题,像内饰看起来还不错,但千万别碰,因为几乎都是硬塑料,配置水平也非常低,从我们的投票调查结果来看外观设计也不再能吸引现在的用户了。所以虽然今天朗逸赢了,但对手跟它的差距确实是在缩小的,如果再未来的几年里,朗逸不能快速的提升自己,那么这个冠军的宝座,也许就不那么稳了。

4.空调设备吊装方案

案例1:

某项目商住楼机电及空调分包工程项目

一、编制说明

1.1本方案适用于广州某项目发电机组、空调机组的卸车、吊装与拖运。为确保本次吊装任务的顺利、成功,达到用户满意,特编制此方案。

1.2因本次吊装共8台机组,设备规格不相同,故本方案仅以最重设备为基准进行吊装设计计算。

二、工程概况

2.1项目名称:广州某项目发电机组,空调机组设备吊装项目工程

2.2项目地点:广州白云区

2.3本项目主机吊装任务:将2台发电机组,6台空调机组从吊装口分别吊装至负一、负二后平移至基础就位;吊装高度15米。设备的吊装参数如下表所示:

三、编制依据

3.1机组的相关图纸资料;

3.2《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验收规范》(HG20201-2000);

3.3《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4《吊装施工技术方案编制标准》(公司内部标准);

3.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

3.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GB50870-2013等。

四、施工准备

4.1施工技术准备

4.1.1施工前要有经过审批的吊装方案,吊装前施工方案要下发到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手中,认真熟悉此方案,并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4.1.2现场仔细勘查设备的情况,确定楼顶设备进入的行车路线以及设备起吊位置。

4.2施工现场准备

4.2.1合理选择施工机具,除准备运输用的一般工具外,还应根据设备的特点,选择安全可靠的吊装、运输机具和符合精度等级的量具,并计算出吊机、机组力的关系,以及配套使用的其它机具。

4.2.2提早清理出吊车行车路线和吊装区域外,划出专门用于吊装作业的场地,吊装区域并进行围,与吊车司机共同勘察现场,确认卸车施工现场场地平整并压实。

4.2.3作业前已对参加该项作业的相关人员经过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交底与被交底人员进行了双签字。

4.2.4安全围栏、警示牌齐全。安全防护设施布置完毕。

4.2.5本次吊装葫芦进行吊装作业,需要在一层吊装口楼板位置挂设4台10吨电动葫芦,其配套车辆有30吨起重机1台(用于卸车),7吨机动叉车1台(用于设备牵引),因此在沿途需要足够的位置供车辆行驶施工。我司已到施工现场勘察、测量,作业现场的环境条件符合要求,作业场地杂物需清理干净,阻碍物拆除等,现场吊装口应满足设备吊装要求,应达到5100*4100,如下说明: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受力计算:

5.1机组吊装布置

1200KVA发电机组是本项目最重,最大的设备,因此,吊装以发电机组为例。设备经货车由工地进入,运至吊装区域附近。发电机组最大净重13.5T。采用起重机型号30吨,进行设备吊运确保吊车垂直吊运工作过程的安全有序,有效。设备运输卡车停在吊车的有效起重回转半径内。

上图示:运输卡车停放位置到吊车中心的回转半径为5M,此时吊车的吊运重量为19.2T,吊运机组安全可靠,我司选用的起重机符合吊装卸车要求。

6.1.4工具、起吊设备的准备

根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及安装所需的各种工具。各工种施工人员必须带齐全相应的作业工具,并要求各自集中在工具包中存放。

卸车机组到达现场后,本公司负责卸车。卸车作业前,对运输车停放位置、设备存放位置以及随车吊位置做好规划。如现场地面硬度、平整度不够,还要进行处理。机组不要直接放于地面,可在地面上铺设几根枕木,机组放于枕木上。

卸车后,利用叉车将设备牵引至吊装口附近。裙楼首层设备运输路线如下图所示:

群楼首层设备运输路线

同时裙楼首层L-M/10轴位置要求不能搭外架,待设备运输完后方可进行外架施工,详见下图:

群楼首层图示位置外架不能施工

6.1.5施工工艺流程

六、起吊施工步骤:

(步骤一)起重葫芦安装方法与楼板加固

(步骤二)吊装工艺/案例参考

(步骤三)机房高差位置就位图

七、施工工期安排与“HSE”技术措施

1.1 施工工期安排

本工程计划工期5天。

1.2人员投入计划

1.3机具投入计划

1.4 钢架材料及劳保防护用品投入

2.1 HSE承诺

2.1.1 HSE管理贯串于施工生产全过程,防止事故发生,防止施工故障和重复施工,确保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HSE管理工作;

2.1.2树立“以认为本,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强化员工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最大限度的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1.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1.4创造良好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文化氛围,不断加强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提高HSE水平。

2.2 HSE方针、目标

2.2.1 HSE管理方针

质量为本、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爱护环境、持续改进、确保安康。

2.2.2 HSE管理目标

按“HSE”程序进行编制管理目标: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保证员工生命安全,杜绝因工死亡、重伤,减少一般事故,实现四无两控制;

杜绝火灾事故,设备事故;

杜绝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保护施工、生活区域内绿化环境完好,文明施工,无污染及杂物。环境目标与健康目标按公司程序文件执行。

3.1 HSE组织结构

据根据公司管理规定成立“HSE”管理领导小组,领导本项目“HSE”工作。“HSE”管理结构见下图:

3.1.1设备吊装风险识别

3.1.2根据公司HSE管理程序,在项目施工前,项目部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调查和识别,采用分析讨论会的形式针对施工的各道工序、作业场所、人员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危害识别。

3.1.3施工项目危害识别的施工风险主要内容有(不限于以下列出的):吊车、高空作业、物体坠落、电焊、噪音、脚手架、火灾、火焰切割、照明、砂轮机、吊篮、气瓶、安全网等。

3.1.4本项目施工的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吊车、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吊装变形。

3.1.5风险消减措施

A、起重吊装的风险消减措施

1、凡参加起重施工的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的证书,无证者不能上岗作业。

2、吊装准备工作完成并经检查合格,签字下发吊装命令书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3、施工单位按本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并按方案和交底严格实施。

4、起重作业人员应熟悉此施工方案、起重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做到信号传递准确,协调一致。

5、吊装所用机索具、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6、吊装前应全面检查方案的执行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7、吊起的设备不得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大雪、风力大于5级、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作业。

8、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具,各工种必须紧密配合,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9、作业前必须对起重工具进行检查,保证处于良好状态;吊装前应进行试吊,严格检查机械及索具的装设情况,确认符合方案要求,然后进行正式吊装;如机索具需要代用,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代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0、吊车站位及压脚铺设处必须平整并用道木或跑板垫实后方可作业;设备回落动作应缓慢。

11、在吊装过程中,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擅自离开本岗位。

12、设备超越基础时,设备底部与地脚螺栓顶部应保持200mm以上的安全距离。

13、设专人负责起吊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14、吊装前进行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

15、大雪、风力大于5级、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作业。

16、必须使用经测试合格的设备,严禁使用已损坏或有缺陷的起重设备。

17、清理吊车作业范围内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戒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在此范围内站立和工作。

18、严禁超负荷使用吊装用机、索具。

19、调整好吊钩在重物上的起吊点,以免吊起时重物摆动。

20、起重吊索不得套扣、缠绕,不得在索具上打结来缩短绳长。

B、吊装作业指挥安全操作部署

吊装方法采用回转吊车的吊装工艺,地面与楼顶高度相差85.7米,所以存在现场吊装作业协作难,吊装指挥难度大,吊装过程的潜在安全危险变数多的现象;在吊装前施工作业单位必须确定吊装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吊装指挥安全操作程序。

1、首先:在吊装前由项目部和施工单位组织吊装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吊装作业的现场岗位,任命吊装作业的各岗位人员;确保各岗位分工明确,指挥信号下达准确,传递信号无误。在吊装前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会。

2、其次:吊装任命一名吊装总指挥,负责设备吊装时所有卷机机的整体协调指挥。每台卷杨机任命一名吊装副指挥;在吊装总指挥总体命令下,副指挥负责各自卷杨机吊装和协调吊装;其他起重工根据分工进行稳车、占位、吊索准备、信号传递及设备临时支撑等作业。

3、吊装时最大的风险在于吊车吊装时信号混乱、步调不一;所以吊装前必须对吊装指挥进行明确分工,除吊装总指挥外任何人不得对主吊卷杨机进行指挥,副指挥必须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进行指挥吊装作业;卷杨机只能执行吊装总指挥和副指挥的命令和信号;在任何情况下吊装总指挥有权中止吊装作业,修改吊装命令和信号。

4、吊装的指挥安全操作程序

4.1卷杨机、空调设备根据吊装方案进入指定的吊装位置,安全负责人负责吊装作业安

全设施的布置和检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作业范围,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吊装质量人员检查负责设备基础、设备、吊耳、索具及吊车稳车、吊车压脚的质量检查。

4.2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在设备和部件拖运和安放过程中,地面或楼面应铺上枕木或木板,以保护楼面防潮层和隔热层。

4.3设备吊装拖运前应提请业主及有关部门,保证正常供电,在吊装区域及可能设及的危险范围内应设置禁入安全标志,并在吊装作业时有专人看守,严禁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以保证设备吊装和施工人员安全。

4.4吊装施工人员:吊装总指挥、副指挥、起重工根据事先的安排进入施工指挥位置;

4.5现场总指挥签署吊装命令书,吊装工作开始;

4.6空调设备由地面吊上楼顶过程中回转吊车不得作任何转动,起重臂由两旁钢绳位紧,待设备吊上楼顶再缓慢调整调幅滑车组,使空调设备大部及重心进入楼面后再下降至楼顶,进行拖运将设备拖运至基础上就位。

4.7吊车总指挥在设备垂直稳定后指挥,主吊卷杨机将设备吊至楼顶离地200mm高度,放下落在拖板上将设备拖运到基础上将设备就位;

4.8遇有特殊情况,立即请示总指挥,采取必要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5、高处坠落风险消减措施

5.1作业人员身体经检查合格,二级以上登高作业必须办理登高作业证。

5.2作业人员着装符合工作要求。

5.3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必须挂牢方可作业,禁止安全带低挂高用。

5.4作业点下方设警戒区,并有警戒标志。

5.5攀登或作业时要手抓牢、脚登稳,避免滑跌,重心失稳。

5.6尽量避免夜间进行吊装作业,如果不能避免必须安装临时的照明,有充足的照明。

5.7严禁使用吊车、卷扬机运送作业人员。

5.8吊装前,安全负责人检查设备内外,清除杂物;检查内部结构和设备管道支撑,是否松动;

6、物体坠落伤害的风险消减措施

6.1.及时清理设备上杂物,检查设备附件是否松动。

6.2.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

6.3.施工人员配备的工具、工件等有防滑落措施。

6.4.严禁向下抛掷物体。

7、应急措施:

7.1在吊装过程中应配备应急车辆及医用药品,必要时与依托单位联系及时抢救,同时按应急预案实施。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编制HSE 应急预案,时刻做好意外伤害应急准备,依托深圳附近医院,应急交通运输、交通工具、医疗急救、实施程序等见公司“HSE”作业计划要求。

8、环境因素:

8.1黄甘油和二硫化钼污染环境,完工后清理现场,保证现场清洁。

8.2吊车在使用时可能发生油泄漏,为避免污染环境,在使用前应由责任人员认真检查,

清查泄漏点及早采取防泄漏措施,以避免发生环境污染,更有甚者可能影响吊车的性能和安全。

9、保证和监督措施

9.1HSE培训制度

9.1.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进行系统的健康安全环境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9.1.2对临时变换工作岗位的施工人员在进入新岗位前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对结果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9.2 HSE例会制度

1.项目部“HSE”领导小组会议

2.每日施工调度会,对安全工作进行讲评

3.对每周一对施工单位安全情况进行抽查

4.每日开工前班组必须开班前会,做好记录,项目部每周抽查一次。

9.3现场施行许可证制度

在施工现场对于可能造成本人和他人危险以及设备损坏的工作进行工作许可证制度。

9.3.1、动火许可证

9.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9.3.3办理动火证,用电证,高处作业证及甲方要求的许可证,

八、应急救援预案:

1.目的

起重吊装作业涉及面广,施工环境复杂,群体、多层、立体作业几率高,施工危险性较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在行业历年的事故中,起重伤害占相当大的比例。发现起重吊装作业中的危险和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起重作业中的伤害事故,是编制起重吊装工程应急预案的目的。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所有从事起重吊装工程,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除按本预案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外,还应及时通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启动公司《伤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其他场所发生类似情况施工作业时,承担纠正和制止事故发生的责任。

3.组织机构

在从事起重吊装工程作业前,应成立吊装工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电话120。起重吊装工程领导小组下设6个救援专业组,即:应急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伤员救治组、治安保卫组、调查取证组和善后处理组。

起重吊装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总指挥:

安全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救援组职责

4.1 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4.1.1 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

4.1.2 组建义务应急救援队,并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4.1.3 检查督促做好起重吊装工程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1.4 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4.1.5 向公司通报事故情况,配合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公司相关部门人员负责向上级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4.1.6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5 应急准备及措施

5.1 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并认真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施工现场,应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5.2 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操作人员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演练,验证应急准备工作和预案实施效果,提高实战中自防自救能力。

6.起重吊装工程的预防监控措施

6.1 安全站位:在起重作业中,有些位置十分危险,如吊杆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区、站在斜拉的吊钩受力方向等,如果处在这些位置上,一旦发生危险极不易躲开。所以起重作业人员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时刻注意,还需要互相提醒,检查落实,以防不测。

6.2 吊索具安全系数小:起重作业中,对吊索具安全系数理解错误,选用往往以不断为使用的依据,致使超重作业总是处在危险状态。

6.3 拆除作业中缺乏预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如:物件荷重不准(增加积物等荷重),切割不彻底,拽拉物多,拆除件受挤压增加荷重,连接部位未被发现强行起吊等等,造成吊车、吊索具骤加荷重冲击而导致意外。

6.4 误操作:起重作业涉及面大,经常使用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的吊车。吊车日常操作习惯不同,性能不同,再加上指挥信号的差异影响,容易发生误操作等事故。

6.5 绑扎不牢:高空吊装拆除时对被吊物未采取“锁”的措施,而用“兜”的方法:对被吊物的尖锐棱角未采取“垫”的措施,成束材料垂直吊送捆缚不牢,致使吊物空中一旦颤动,受刮碰即失稳坠落或“抽签”。

6.6临时吊耳焊接不牢:

6.6.l 临时吊耳焊接强度不够。这里所讲的焊接强度不够,是指由于焊接母材表面锈蚀,施焊前清除锈斑不彻底,造成焊肉外表美观丰实,而实际焊肉与母材根本没有熔解在一起,载荷增加或受到冲击,便发生断裂。

6.6.2 吊耳受力方向单一。在吊立或放倒长柱形物体时,随着物体角度的变化,吊鼻的受力方向也在改变,而这种情况在设计与焊接吊耳中考虑不足,致使有缺陷的吊耳在起重作业中突然发生折断(掰断)。这类情况需要事先在吊耳两侧焊接立板,立板大小厚度最好由技术人员设计。

6.6.3 吊耳焊接材料与母材不符及非正式焊工焊接。

6.7 吊装工具或吊点选择不当:设立吊装工具或借助管道、结构等作吊点吊物缺乏理论计算,靠经验估算的吊装工具或管道、结构吊物承载力不够或局部承载力不够,一处失稳,导致整体坍塌。

6.8滑轮、绳索选用不合理:设立起重工具时,对因快绳夹角变化而导致滑轮和拴滑轮的绳索受力变化的认识不足,导向滑轮吨位选择过小,拴滑轮的绳索选择过细,受力过载后造成绳断轮飞。

6.9 无载荷吊索具意外兜挂物体:有很多事故是这样发生的,起重工作己经结束,当吊钩带着空绳索具运行时,自由状态下的吊索具挂拉住已摘钩的被吊物或其它物体,操作的司机或指挥人员如反应不及时,瞬间事故便发生了,而这类事故对作业人员和起重机具具有非常恶劣的后果。

6.10起重吊装施工方案与实际作业脱节:主要表现为内容不全,缺乏必要的数据或施工方法与实际操作情况不符,使施工方案变为应付上级检查过关的挡箭牌,而没有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6.11 空中悬吊物较长时间没有加封安全保险绳:有的设备或构件由于安装工艺程序要求,需要先悬吊空中后就位固定,而有的悬吊物在空中停留时问较长,如果没有安全保险绳,一旦受到意外震动、冲击等伤害,将造成悬吊物坠落的严重后果。

6.12 工序交接不清或多单位施工工序平衡有漏洞。

6.13 施工忙于进度确认不够:吊车站位没有进行地下咨询,作业前对吊运物重量确认不准及周围环境中的高压线路、运转设备、煤氧管道泄漏点等隐患和业主单位的安全警示标志没有及时发现。

6.14 使用带有“毛病”的吊索具。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请不要用别人扔的绳扣,对损坏报废的绳扣及时切断,防止他人误用,不要购买非正式厂家生产的吊具。

6.15 将麻绳当作安全绳:因为麻绳的承载性能远远不及钢绳,而且麻绳在日常保管及使用中极易遭受损害而降低抗拉力,所以,使用麻绳做安全绳起不到安全作用,反而使人产生心理依赖造成事故。

6.16 未设警示区:大件吊装及高空作业下方危险区域未及时拉设安全警示区和安排安全监护人,导致他人不明情况进入危险区域而发生事故。

6.17吊车长臂杆吊重物对“刹杆”考虑不周:吊车长臂杆起吊重物时,由于吊车臂杆受力下“刹”,杆头与重物重心垂直线改变,如起杆调正不准,将造成被吊重物瞬间移位,如作业人员考虑不周,没采取回避措施(特别是在空中),就可能是一起事故。

6.18两车同抬翻转一件物品计重不准:由于翻转中重心在变换,如果计算不准,特别容易导致其中一台吊车过载失稳而发生问题,这方面如果发生问题不但威胁到人的安全,而且机械经济损失巨大,历史上有深刻的教训,需要特别引起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

6.19 危险区域作业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司机忙中出错的误操作,由于未采取挂警示旗、警示灯、设车档等措施,吊车突然出现,施工人员躲避不及发生意外。

6.20 对气候影响考虑不足:起重设备没采取可靠的封固措施,使用中,没升到安全位置或锚封在较轻的重物上等,一阵风刮来便可能造成事故,有时突然出现阵风暴雨使电源短路,想抬钩都来不及。所以,养成良好的施工作业习惯非常重要。另外,风天大件吊装必须要考虑风载对吊车的影响因素,有危险或风力超过安全规定时不要作业。

7.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计划实施图及应急流程图

案例2:空调设备吊装就位组织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厦门XX医院位于厦门市区,本方案为屋顶层的6台空调主机吊装就位方案,建筑物高度约100米。吊装前期准备工作及主机基础由业主负责协调配合。

二、工作范围

A、主要的吊装工作量:

三、吊装工具:

四、施工执行技术文件、标准及规范(最新)

1.设计文件及设备技术说明书。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

4.与本工程相关的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的技术文件。

五、前期准备

1、我方空调主机预计于XX年XX月XX日前后到达现场,请业主确保在此前将主机基础做好,以便就位安装。我方将从大楼东侧(升降梯侧)两升降梯之间将设备起吊,需业主配合将此处地面脚手架拆除并将楼面侧脚手架从顶层到底层拆除约15米的宽度以便主机安全起吊。

2、吊装期间请业主提供施工三相电源及施工电梯使用,允许我方在屋面楼梯房墙面取孔以便钢丝绳固定在柱子上加固吊装设备。

3、克莱门特机组按顶部吊装设计,请采用吊耳或吊杆从顶部吊装;原厂提供主机重量及吊装示意图,机组的安装基础必须水平,并能完全承受机组的运行重量。

4、准备合格扒杆架设。起重前对扒杆、卷扬机和绳索等进行检查,全面检查所有滑轮、钢丝绳、活扣等机具的安全性。

5、甲方提供场地,严格按照吊装图纸吊装机组,准备不足或现场比较混乱时不能吊装。前期必须和业主确认主机设备的摆放和汽车运输的入场选位,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足够的安全作业区。

6、准备地面及空中对讲设备。

7、所有入场安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8、必须按照业主项目经理部统一要求,对设备进行吊装前准备。

9、如遇4级风以上严禁吊装升空施工作业。

10、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备吊装前做好吊车、货车运输、吊装路线的清理、平整工作。

六、安全措施

1、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都必须遵守现场施工的各项安全规范及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2、在扒杆垂直起吊运输过程中,注意各部件严禁与现场高压线碰撞。

3、在机组上升过程中,要合理分工,派专人观察顶升套架滚轮与标准节间距离,派专人负责销轴的连接,派专人负责液压油缸的操作等。

4、严禁高空落物。

5、施工机械、设备出入现场,司机注意场地周围的高压电线,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或人身伤亡事故。严禁使用220伏及以上的电源。

6、操作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统一着装,佩带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7、扒杆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间、塔吊与建筑物间发生碰撞。

8、正式起吊前试吊。

9、起重物下严禁站人和禁止行走。

10、在整个吊装、牵引、就位过程中,必须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11、机具准备、劳动力计划、材料管理、现场文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执

行组织设计中规定,质量管理接受项目部的质量管理网络检验。

七、主要技术措施

30T汽车吊先开至屋面人字扒杆吊点最近的一层地面,运输设备车开至距吊车最近的地方,由吊车直接起吊将主机放置一层地面;在屋顶层空调主机安装处靠近适吊离地面的外墙处架设2台5T卷扬机及扒杆。 然后利用吊车卸至扒杆吊点正下方的地面上;用扒杆将设备吊至高于屋顶层水平面,再用绳子辅助转动卷扬机将设备拉进屋顶层,再用液压车、滚筒、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就位。(见附图)

八、人员配置:

现场共配置10个人员,分别如下:开卷扬机人员2个,固定钢丝绳人员4个,屋面指挥员兼安全员1个,地面指挥员兼安全员1个,吊车司机1个,叉车司机1个。

九、屋面机组吊装具体步骤:

1、主机设备底座框架处原厂设有专门黄色醒目标记吊点, 每台8个,延机组长度方向分布两侧,每侧4个。

2、主机吊装时,在每个吊点上铨专用钢索,其中远离电控柜的4个吊点上铨的钢索的另一端通过葫芦固定于扒杆吊钩上,靠近电控柜的4个吊点上铨的钢索的另一端直接固定于扒杆吊钩上,疏散周围的人员准备起吊。

3、设备由扒杆平稳吊离地面0.2米处停留,检测机组在空中的平稳度及塔吊承受能力,检查屋面起吊装置的承载能力及牢固性。确认安全后方能继续慢慢起吊。

4、扒杆继续起吊主机,当主机底座框架高度超过屋面层楼板0.9米时,扒杆停止垂直起吊,保持高度,将主机水平运行靠近楼层,同时将起重葫芦钢索的另一端铨在主机上。

5、保持主机在该吊装状态,在已进入屋面的主机底座下放置两个滑板(可以承受10吨重量),然后缓慢的松开起重葫芦,使该侧主机底座完全置于滑板上,同时收紧另一起重葫芦,固定主机。

6、继续松开起重葫芦,同时缓慢起扒杆吊钩,保持主机处于水平状态。缓慢收缩另一起重葫芦,使主机缓慢的往屋面基座移动,当主机主体的大部分进入屋面时,再在主机底座下放置第三、四个滑板,缓慢的放松扒杆,使主机完全置于四个滑板上。

7、通过滑板将主机推至主机基础处就位安装。

十、设备安装完毕后的保护工作

设备就位、检验合格后,针对不同种类设备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通过封闭、覆盖、包裹等方法进行成品保护。

十一、屋面后续工作内容:

1、配合土建施工、水电施工, 安装到位(含主机的控制系统完善及调试)。

2、屋面施工具备条件后,主机电源电缆由业主由管道或桥架从屋面电源箱引到主机。

附:风冷热泵主机1吊装点示意图:

机组2吊装点示意图:

机组3吊装点示意图: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暖通南社整理编辑。

拨打服务热线后的评价
超帅先生2024-08-08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猫~2024-08-08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Maio2024-08-04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唐伍君2024-07-30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碧水铃2024-07-30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硪的醉暧2024-07-28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发***火(匿名2024-07-10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2024-07-01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是阿雯吖2024-05-08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回忆童年2024-04-01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

查看更多评价 ∨
电话
预约报修
维修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