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9-21 17:41:26•浏览次数:14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在赤城县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像迁徙的候鸟,冬时进京为首都保障供暖,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又回乡务农、务工,这个季节性务工群体就是县内的司炉工大军。北京人亲切称他们为“温暖卫士”。
在北京一家自动化燃气锅炉房内,后城镇下堡村司炉工李满正穿梭在庞大而高温的锅炉之间,认真地进行设备日常巡检、系统控制。
50岁的李满在北京从事司炉工已有5个年头,无论是维修供热管网、检修供热锅炉,还是充水试压、填写运行记录,每个流程的操作规程他都深谙于心,每个环节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五年中靠着吃苦耐劳、稳重踏实的性子,已然成为行业骨干。年薪6万元加上“五险一金”的待遇让他切实感受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喜悦。
李满感到舒心的是,现在北京市全部用燃气,和以前烧锅炉又黑又脏的工作环境对比,现在不仅更加轻松,还更干净卫生。李满向记者介绍,像他这样50来岁的人,没有什么专业文化,工作难找。现在手里的上岗证是经过县就业局正式培训的,十天的培训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当时拿到证后,县就业局直接联系赤城县驻京商会,帮他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
赤城县紧邻北京,尽管地域面积广大,但耕地面积仅占一成,且多为旱地,加上无霜期短,一年只能种一茬庄稼。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赤城县就开始出现北京务工潮。据不完全统计,赤城县常年在京务工的人数近七万人,其中季节性司炉工达1万多人。
像李满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文化,年龄又偏大,工作并不好找。为了帮助他们就业,赤城县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并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与输入地劳务部门建立协调对接机制,采取“预约式”“订单式”等加强司炉工岗位技能培训,为方便当地农民工参加培训,专门把北京的老师请到赤城进行授课,培训后到北京操作实习,考试合格后,获得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从业资格证。对参加培训的贫困农民,给予减免补贴,有效提升了司炉工的专业技能。同时,发挥赤城县驻京流动党委、北京赤城商会、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等作用,畅通劳务输出渠道,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县及时建立了疫情分析应对机制,组织专车接送在京司炉工,确保了司炉工的稳定与安全。
如今,作为河北省十大劳务品牌之一的“赤城司炉工”不仅筑起了抵御北京寒冬的城墙,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 通讯员 黄雅琦 张春霞 郭新楠)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