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9-21 10:32:21•浏览次数:119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消费者协会近日委托中国家电研究院对网售智能门锁进行测试,测试样品为28个品牌的38把智能门锁。经测试,在38把智能门锁样品中,竟然没有1把完全合格。
根据试验结果,8把样品电磁兼容试验存在异常反应;6把样品极低温环境下无法解锁;24把样品的IC卡钥匙可被破解复制;14把智能门锁样品宣传具有活体指纹功能,实测并不具备此功能,涉嫌虚假宣传;32把样品可用制作的假指纹解锁;30把样品可靠性差。
而此次检测的样品主要是从京东商城、天猫商城、苏宁易购、1号店、三星官网等电商平台随机购买,涉及品牌包括海尔、三星、美的、TCL、360智能门锁等,价格从790元到3700元不等。也就是说,这几乎就是普通人购买智能门锁的主要渠道和可选择的品牌了。
近几年,智能家居的概念渐入人心。据鲸准研究院《2018中国智能门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4亿家庭,智能门锁渗透率不到5%。到2020年,我国智能门锁年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套,整个行业产值将超过400亿元。随着智能门锁技术的进步,“假指纹问题”、“识别率低”、“可靠性不强”等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去年5月底,有媒体报道,在第九届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上,一位王姓女子对着一个个展位宣称“你家的智能锁,我3秒就能开”。随后,她从包里拿出一个露着一截铜线圈的塑料小黑盒,并当场刷开了8家品牌商的智能锁,最快只用了3秒钟。
现场的视频显示,这个小黑盒比手机小一点,但要厚一倍,黑盒上有两个按钮,一个是底部的电源键,另外一面是触发开关。测试者将小黑盒对着一个智能锁,将黑盒的铜线圈贴近智能锁,在锁体不同的位置游走;同时一下一下按下小黑盒上的触发键,随着锁体里电机转动声,原本设置指纹和密码的智能锁一下就被打开了。
“小黑盒秒开智能锁”事件给智能锁行业带来了极大恐慌。门锁,关乎着人身、财产的安全,是家庭入口的第一道屏障。智能门锁真的安全吗,是消费者在购买时最为关心的问题。而几乎每一个智能门锁厂商都宣称自家的产品绝对安全,超高防护。但此次抽样检测结果不合格率如此之高,着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所幸的是,经过“小黑盒事件”后,智能门锁厂家开始重视高强度磁场对智能门锁的冲击。本次比较试验购买的的智能门锁样品对高强度磁场干扰已经有解决策略,消费者无需担心“小黑盒”对于智能门锁的安全性的影响。
事实上,京津冀消费者协会不仅对38把智能门锁做了比较试验,还根据检测结果给出了消费提示。消费者可通过以下几点提示选择购买智能门锁产品。
1.生活在高纬度或火炉地区的消费者需要特别注意选购应对极端气候的智能门锁产品,建议厂家在产品外包装和说明书上详细标注适用的温度范围,以方便消费者选购。
2. 建议选购带有半导体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门锁产品,安全性高于光电式指纹门锁,同时建议厂家适度宣传,不要过度宣传活体指纹。
3.选择具有虚位密码的智能门锁产品,使用过程中设置多位密码,并且在首次安装智能门锁后,修改默认密码,以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默认密码打开门锁。
4.建议携带智能门锁IC卡时要谨慎,不要挂到他人易触碰的位置。保险起见,可以关闭智能门锁的IC卡解锁功能,尽可能的减少利用复制的IC卡解锁的风险。
5.在使用指纹解锁功能时,需要注意指纹模块上是否有异物,需要定期进行擦拭,防止指纹残留,被不法分子窃取。
6.如果不经过与智能门锁联网即可生成临时密码,则应尽量避免使用此功能。
覃志钢又逃了。
2018年10月23日晚上七点左右,他在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一家五金厂的宿舍内,涉嫌杀害了厂里的员工付建(化名)夫妇,然后逃离现场。监控视频拍下最后的画面显示,他从宿舍小门里闪出来,往大山的方向跑了,迅速消失在镜头中。
这是他第二次逃跑。第一次逃跑是在三年前,他涉嫌用柴刀将广西河池市环江县的一家五口砍伤,造成三死两重伤。事发当天下午,环江县公安局发布通告,悬赏2万元缉凶。一周后,公安部刑侦局的新浪微博也发布了悬赏令,覃志钢的名字被列入公安部B级通缉令在逃人员的名单中。
“逃亡的三年间,覃志钢为了逃避警方抓捕,隐瞒身份,将广西籍伪称为贵州等省籍,还用过莫小明、莫小华、蒙小明等化名。”陆丰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称。在广东陆丰犯案时,他使用的是名字是“莫小明”。
11月23日,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全国缉捕在广西环江、广东陆丰两地杀害五人的犯罪嫌疑人覃志钢。广东、广西两地警方也形成联合办案组。
但至今,覃志钢仍未落网。
陆丰双命案
10月23日,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一家五金厂里发生了一起命案。当晚九点五十分左右,该厂的员工付建夫妇被发现死在宿舍里。
所谓的宿舍,不过是厂旁一个十平米左右的小院子,院子里用蓝色彩钢瓦搭起了五间小房子,住了三户人家。他们都是厂里的工人。
付建夫妇住在右手边第一间。付建三十多岁,“是个身材矮小瘦弱的湖南人,”五金厂老板吴凡(化名)回忆。付建在厂里干了五、六年,懂技术,负责维修生产螺丝的“打头机”,是厂里的“师傅”,每个月能挣一万多。
中间的房间住着陈庆(化名)夫妇,最后一间的住户名叫“莫小明”。
当晚,陈庆是第一个发现命案现场的人。那天晚上,工人们如同往常一样聚在一起聊天,但等到九点半,也没见付建出来。“付师傅怎么没来?”陈庆问。“他屋里电视开着,声音挺大。”一个工友说。
九点五十分左右,陈庆推开付建房间的窗户,探头一看,两夫妻已经倒在地上,满身是血。
案发的五金厂宿舍。10月23日晚上,覃志钢在这里杀害了付建(化名)夫妇。新京报记者王翀鹏程 摄
“付建躺下啦!”陈庆跑去找老板吴凡。吴凡的儿子站在门口扫了一眼:命案现场并不凌乱,看上去没有打斗过的痕迹。地上一大片血迹,付建趴在麻将桌底下,腿上似乎有伤,再往里看,付建的老婆也躺在地上,脖子和脸上都是血,身上有类似刀割的伤口。
救护车来时,夫妇俩早已断了气。
这起案件被陆丰市公安局命名为“10·23”双命案。经过侦查,警方将目标锁定在同厂工人“莫小明”身上。事发后,“莫小明”消失了。
路口的监控视频拍到了“莫小明”最后的身影。晚上7时12分,天色已经暗下来,他从宿舍的小铁门里闪出来,往右边跑去,那是山的方向。几秒钟后,黑影消失在镜头中。
经过DNA比对,警方发现,“莫小明”是个化名,嫌疑人的真名叫覃志钢,是公安部刑侦局悬赏一万元缉拿的B级通缉犯,曾在广西河池犯故意伤害案致三人死亡。
“可以确定,‘10·23’案件的嫌疑人就是覃志钢。” 11月28日,广东省陆丰市刑侦大队长余警官告诉新京报记者。
案发两天后,由陆丰市公安局发布的通缉令贴满大街小巷。从警方公布的信息和视频截图上看,覃志钢今年39岁,身高约170厘米,体型健壮,长脸、浓眉、眼皮下垂,厚嘴唇,笑起来很憨厚。唯一有辨识性的特征,是眉宇正中间一处竖向的疤痕。警方悬赏20万寻找他的踪迹。
“在陆丰犯案后,对覃志钢的通缉令从B级升为A级。”甲子镇党委协助政法工作的人员解释,“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布的级别最高的通缉令。”
在陆丰市,每隔几百米就能看见通缉覃志钢的悬赏令。新京报记者王翀鹏程 摄
A级通缉令是公安部认为应该重点统计的在逃人员而发布的命令,适用于案情重大或突发恶性案件;B级是公安部应各省级公安机关的请求而发布的缉捕在逃人员的命令。
事发当晚,五金厂宿舍的小铁门上多了一把红色的U型锁。事发突然,小院里一直保持着案发当天的样子,门边的水桶里泡着没洗的衣服。白色的封条在蓝色的彩钢板上打了个大大的叉。
工人“莫小明”
工人们最后一次见到“莫小明”,是事发当天傍晚六点半。他下了工,站在车间门口和同车间的工人李汉标交接当天机器的用料。这几乎是他们每天唯一的一次交流,虽然同属一个车间,但莫小明是个沉默的人。一问一答之后,莫小明出了车间,往宿舍方向走了。
这是一家私人经营的小工厂,主营螺丝生产,只有十余个工人。
莫小明是厂里的杂工,负责照看机器、收螺丝、填料等。螺丝生产主要靠机器生产,但还有些工序需要人工完成。厂房的墙上乌黑一片,灯光昏暗,弥漫着机油的味道。机器开起来,都是金属的撞击声,即使面对面说话,也要用喊。工人们身上蹭着油泥,手上黑乎乎的。这是一个脏累的活,莫小明自从2017年3、4月份进厂后,每个月工资3800元。
老板吴凡对莫小明很满意,这个健壮的男人不爱说话,但工作勤快。年底破例给了他3000块钱奖金,今年还把工资涨到了4000元。
案发一个多月后,工友们提起这个人,只记得他很勤奋,做工很卖力。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出其他的形容词。
覃志钢工作的五金厂。逃亡期间他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半,是厂里的杂工。新京报记者王翀鹏程 摄
在他们眼中,莫小明很“普通”。“长相不丑也不好看、身高不高也不矮、身材不胖也不瘦。”工友回忆。他们无法准确描述出他的样子,思索半天,只能说出“和通缉令上一个样。”
“不知道为什么要杀人。”工人们说。在他们印象中,莫小明没和付建起过冲突。唯一的一次,是付建批评过他几句。“也没有真的骂他,根本不算个事。”有工人说。
今年八、九月份,付建送孩子回湖南老家,离开了三四天。莫小明试着修机器。“你不要乱动,付师傅回来要怪的。”李汉标提醒他。莫小明一歪头:“我会修”。
付建回来后果然不乐意了。他发现莫小明动了机器,责怪他乱搞,莫小明很生气,下午就罢工了。
工人禹永均记得,那天下午,他带着莫小明四处闲逛散心,把附近的五金厂都参观了一遍。但第二天,莫小明依然没上班,老板吴凡亲自去劝,直到第三天,他才恢复工作。“那是他进厂以来唯一一次请假。”禹永均说。
在五金厂里,莫小明几乎没有朋友。禹永均算得上是和他比较亲近的人。
“刚进厂时,他什么都不会,我教他骑摩托,带他去买了电视机。”禹永均说,莫小明在陆丰的一年半,电视机几乎成了他唯一的消遣方式。“他一下班就回宿舍煮饭、看电视,从没见他出去玩过。”
今年春节过后,莫小明在禹永均的怂恿下,花480元买了一部翻盖手机。因为没有身份证,禹永均还用自己的身份证帮他办了电话卡。
“身份证丢了,回贵州老家一趟要一个月。”上工三、四天时,覃志钢曾经用这个理由应付了老板吴凡。
莫小明告诉禹永均,他从没用过手机。禹永均给他下载了微信,教他如何添加附近的好友。之后的一段时间,莫小明经常捧着手机,取了个微信名叫“挺有”。
“他不会用手机打字,认字也不多,对方发来消息,一句话中他总有几个字不认识,跑来问我。我就教他发语音。”禹永均说。莫小明通过附近搜索加了好几个女孩子,一加上就发语音:“交个朋友啊,我请你吃饭。”工人们笑话他不会聊天。
买了手机一个月后,他告诉禹永均,不聊了,一个人都没约到,都是骗人的。
女友出逃
闲聊时,莫小明曾向禹永均透露,自己的老家在贵州的大山里,很穷,家里还有父亲和弟弟。事发后,禹永均才从通缉令上得知,莫小明真名叫覃志钢,是广西人,家住河池市环江县明伦镇干城村曲洞屯。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距离镇上15公里,全村只有24户人家,90多人。覃是这里的大姓。
覃志钢的老家在广西河池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距离镇子15公里,全村只有24户。新京报记者王翀鹏程 摄
覃志钢是家中的二子,不爱说话,在屯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即使面对面走过去,他也不打招呼,屯里的人说。
“他从小不爱读书,喜欢干活,因此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在家务农。”覃父回忆,覃志钢十八岁左右就跟着村里人到外地打工,之后一两年回来一次。直到2015年在屯里犯案逃走,覃父再也没见过他。
警方公布的信息显示,覃志钢2017年前曾在广东多地打工,到过汕尾可塘、梅陇、湛江赤坑等地。2007年,28岁的覃志钢在广东省海丰县可塘镇遇到了林萍(化名)。家里人认为,这个女孩是他第一次杀人的导火索。
当时,覃志钢在可塘一家宝石厂打工,负责磨石头。15岁的林萍是广东省陆丰县人,在隔壁厂上班。
“他平时见人笑眯眯的,嘴巴很甜,好像很老实,但内心狠毒。”林萍这样描述他。
据林萍单方面称,当年覃志钢想和她交往,但两人年龄相差十几岁,林萍不愿意,一天傍晚,覃志钢把她绑到山上,强行给她喂药,并发生了关系。但她当时并没有报警。
林萍说,她被迫和覃志钢交往。覃志钢去她家要户口本结婚。林萍妈妈不同意,覃志钢很生气,把她家的电视、凳子都打烂了。
“他说他喜欢打人,没人敢欺负他。还说‘杀你全家,之后你们都找不到我的。’”这句话让林萍感到一阵寒意。“覃志钢经常打我,我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诉其他人。因为他说,如果讲出去就要杀我全家。”
2008年12月底,林萍跟着覃志钢回到他的老家曲洞屯。覃父第一次见到林萍时挺满意,因为林萍年纪太小,不能领结婚证,覃家在小范围内办了结婚酒。
但矛盾很快出现了。不会说普通话的覃母和她没法交流,林萍也觉得在覃家过得不好。“有一次因为我忘了煮菜,覃志钢就冲着我的头拍了几巴掌。”最严重的一次是孩子满月当天,林萍想跟着覃志钢去亲戚家喝喜酒,覃志钢不让她去,一巴掌把她打晕过去。“醒来时,我躺在鸡栏里面。”
但覃父否认了儿子打人的事。“从来没打过林萍。”曲洞屯的组长覃水豪也觉得,夫妻俩关系看起来不错,没听说过林萍被打的事情。
覃父记得,2009年12月份,林萍给覃志钢生了个儿子。孩子出生两个多月后,覃志钢出门打工了。林萍说,她想跟着一起去,但覃志钢不带她,半夜就一个人溜走了。两个月后,林萍留下儿子离开了曲洞屯,她在那里生活了16个月。
林萍向新京报记者解释,当年离开屯子是因为生活过不下去,出去打工了。“本来就是被逼着和覃志钢在一起的,又不是真的喜欢他。”
离开村子的那一年,林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她说,两人在一个工厂上班,她有不懂的问题总去问他,很快就熟悉了。2013年,两人领了结婚证。
林萍的老公也姓覃,老家在东兴镇,距离曲洞屯只有几十公里。最巧合的是,他的妹妹覃荣(化名)十几年前嫁到曲洞屯,和覃志钢家相距不足百米。
林萍再次见到覃志钢,大约是在2014年底。他们在广西环江县东兴镇碰见,覃志钢忽然跳出来拍她的肩膀,把她吓着了。“我一直在广东找你,没想到你还在广西。”覃志钢问,“结婚了没有?”
林萍谎称还是一个人,覃志钢笑了:“那就好,那就好商量了。”林萍和老公当晚就离开了东兴镇。
小村庄里的命案
那是林萍最后一次见到覃志钢,不到一年,她听说覃志钢砍人的消息,被砍的是她老公的妹妹覃荣一家。
“他知道林萍结婚了,认为是我从中牵线,把他老婆介绍给我哥哥。对我有怨气。”覃荣说。
覃志钢第一次表露出对覃荣的敌意是在2015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覃荣记得,那天覃志钢曾拎着柴刀过来,质问她为什么要把他老婆介绍给别人。她说没有,覃志钢骂了几句,走了。傍晚,他又握着刀在村口要砍覃荣的老公。
出事前几天,覃志钢提出要和覃荣的妈妈“当面谈谈”。“我妈妈和一个干部一起来了,他又不说了。”覃荣告诉新京报记者。几天后,覃志钢就举刀挥向了她。
2015年9月30日早上六点多,天刚蒙蒙亮,村里的人还在睡觉。覃荣领着大女儿在村口等车。小姑娘刚上幼儿园一个多月,学校在镇上,每天早上,校车来村里接她。
覃荣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9岁的儿子是她第一个孩子,大女儿四岁,小的刚一岁半。
覃志钢从小路走过来,手里提着一把柴刀。“你为什么把我老婆介绍给你哥哥?”他问。“我没有……”覃荣记得,她的话还没说完,柴刀已经落在头上。
覃荣的老公在家里听见村子里吵吵闹闹的声音,爬上屋顶看热闹。看了三、四分钟也没见到人,再下楼时,命案已经发生。
“杀人啦!”那天早上,曲洞屯的村民是在他的叫声中醒来的。之后,屯里人再也没见过覃志钢。
覃荣醒来时,已经是十多天之后。她躺在环江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家人告诉她,两个女儿当场死亡,73岁的婆婆也因伤重,在医院不治身亡。
9岁的儿子虽然活过来了,但背上留下了一条十多厘米长的伤痕,从颈部延伸到背上,像一条蜈蚣趴在身上。
2015年9月30日,覃荣(化名)的儿子被覃志钢用柴刀砍伤,背上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新京报记者王翀鹏程 摄
事发当天下午,环江县公安局发布通告,悬赏2万元缉凶。2015年10月9日中午,公安部刑侦局的新浪微博发布B级通缉令,对发现线索的举报人给予人民币1万元奖励。
“命案发生后,工作组第一时间调配了警力,在附近区域搜索、设卡,带着老百姓搜山,搜索了一个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工作人员说,“但山形复杂,没能发现覃志钢的踪迹。”
覃荣在医院住了几个月才出院。她的右眼瞎了睁不开,额头上有几道奇怪的凸起,像被压坏的道路,坑洼不平。“被砍了好几刀,从这里一直砍到眼睛边上。”这个34岁的女人个子矮小,右眼紧闭,她低着头扒开头发,想向人展示头上的伤疤。
回到屯里,她不敢住在家,一直借住在亲戚家。两个女儿和婆婆的照片,悬挂在老屋正对着大门的墙上。
二十多天前,覃荣从派出所民警那里得到消息——覃志钢又涉嫌杀人了,害怕得睡不着觉。“害怕他再回来。”
11月17日,广东省市县三级公安部门联合,在覃志钢曾居住过的海丰县城、可塘、梅陇、淘河、赤坑等镇张贴通缉令告示。广东陆丰、广西环江两地的警方也形成了联合办案组。但覃志钢至今未落网。
覃志钢逃跑后,留下6岁的儿子给爷爷奶奶抚养。奶奶带着孩子躲到外面,至今没敢回屯里。为了补贴家用,60岁的覃父不得不外出打零工。覃家的二层小楼,多数时间空无一人。
“有什么话想和覃志钢说?”新京报记者问。覃父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喊他回来投案自首吧,孩子不能没爹没妈呀。”
新京报记者王翀鹏程 编辑陈晓舒 校对王心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海龙
壹 一则电影动态促成的相会
北京媒体朋友传来消息,一位香港著名导演计划拍摄120年前晚清华工丁龙捐建美国名校汉学系的故事。这个消息把刚刚沉寂下来的丁龙传奇又推入大众的视野。丁龙是谁?中国读者通过最近廿多年海内外媒体的报道,也算对他1901年的事迹有所了解。有缘亲自见证它从传奇还原成史实的过程,禁不住思绪万千。
从丁龙捐款建立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到这段传奇被发掘落实,再到发现丁龙出生地、故居和后人,应该说花了差不多近两个甲子的时间。待笔者终于有缘握住丁龙后人手的时光,算下来已隔了121年。
2020年春天,我的朋友陈家基先生跟我联系,想用我十年前发表在《羊城晚报》上的一篇文章寻找丁龙。我当然同意,随后我也将他转来的台山侨联“寻龙”文章在美国推广,起初大家并不知道寻找能否有希望。没想到不久陈先生即传给我喜讯:不仅找到了丁龙的后辈亲戚,还找到了他的故乡家谱以及他当年主人卡本蒂埃的书信;最后,家基先生告诉我,他跟当地的侨联和他的工作团队联系上了丁龙后人。陈先生是把丁龙传奇还原成历史的重要推手。如果没有他艰苦和执著的寻找,丁龙的传奇可能永远只能是个传奇。
丁龙的后人也得知了香港导演要拍摄这部电影的消息,他们表示支持并愿意提供信息,这让我感动。结识丁龙后人是陈家基先生介绍的。这些晚辈在揭秘和解谜丁龙史实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丁龙六位孙辈美国合影
基于纽约的疫情,虽然跟他们认识了有一段时间,但是仍然没有机会彼此见面。没想到这次这个“电影”机缘倒让丁龙先生的曾外孙黄先生联系到我,希望来丁龙捐助建立汉学系的哥伦比亚大学相会。惊喜更在后边:见面那天,他还带来了他舅舅、已经90多岁的丁龙先生的长孙马腾沃老人和黄先生自己的儿媳、孙女和孙儿。这些孩子是丁龙的第六代晚辈了,他们还在高中和初中读书。黄先生希望带孩子们来了解先辈当年的故事,感受丁龙精神并努力学习;并希望孙辈能考上哥伦比亚大学,续写祖辈开创的这段美丽佳话。
丁龙敬重斯文,当年他捐款离开哥大回到中国后,生养过一对儿女。儿子取名马维硕。丁龙希望儿子能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可惜其后中国政局和社会一直激烈动荡,战乱频仍,儿子该上大学时,家乡被日寇占领,所以难以赴美。丁龙勉力将儿女都培养成了教师,但对他们未能来美续缘还是心有不甘。所幸,时隔120多年岁月,他的长孙代表爷爷来看望他当年捐建的哥大汉学系了。
丁龙长孙马腾沃在哥大东亚系与丁龙像合影。
贰 锁于岁月深处的家族秘密
为什么这场相遇,中间隔了这么久?丁龙后人给我们回忆了这百年间他家的坎坷。丁龙(他真正名字叫马进隆,因为传播史上一直称丁龙,为读者方便计,本文仍然称“丁龙”)回国以前曾有过三个女儿,当年从美回国后他又生了儿子马维硕和一个小女儿。战争和纷扰又加上抗日战争,马维硕青少年时代的中国无法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
丁龙回国后家里曾经有过富庶安康的日子,但他去世后抗战爆发,他家购买的新宁铁路股票因战争铁路被毁而血本无归,香港和家乡的产业均被人吞没,马维硕只能靠变卖土地和家产存身。去美国读书,成了一个渐行渐远的梦。
马维硕结婚后有五女二子,但随着家道中落,他无法供养儿女接受高等教育,或去美国读书。他把两个未成年儿子送往香港谋生,趁家族没落前又把大些的女儿嫁给了望族和来家乡招亲娶媳的美籍华人子弟。1949年马家已接近贫穷。马维硕在县里教书。马家姐妹嫁的虽是富家,且他的儿女分散四方,但因那时社会氛围,马维硕绝口不敢跟后辈提当年的历史。丁龙的故事作为家族禁忌和秘密,因此被深埋在历史的缝隙中。
1970年代初,马维硕大女儿的儿子即外孙黄畅泉成为回乡知青,跟外公外婆生活过一段难忘时光。外公马维硕虽然孤独但很健谈,于是开始跟马家第四代、自己最大的外孙黄畅泉悄悄回忆起了家史,并特别注意嘱咐外孙保守家族秘密。
马维硕夫妇
当然,捐建汉学系这段往事,经历了两代人的记忆再加上隐晦曲折的原因,在回忆中已有些变形和细节上的误植,比如说,卡本蒂埃和哥大最后建成的“丁龙讲座教授 ”(“a chair of Chinese” 的 Dean Lung Professorship)的荣誉位置被误传成了一把真的刻着丁龙名字的“椅子”;而且丁龙的后人可以在哥大因此免费读书等……但这些宝贵记忆仍是那个年代鼓舞马家人甚至黄家人努力生活的希望。
当年丁龙捐款几年后离开美国,实际上并没能亲见汉学系的成立。他希望儿孙辈有机会能到哥大看看这个机构。马维硕没忘记父亲的嘱托,但他来到美国后,种种阴差阳错,直到去世,也没能到哥大来。91岁的马腾沃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算是替父亲和祖父还了这个百年长愿。
丁龙长孙(右4)曾外孙夫妇(左3右3)玄孙媳(右2)及第六代外孙儿女(右1,左1、2)在哥大校门合影。
叁 重走祖辈路,重续不了缘
纽约虽然仍在疫情期间,哥大还是怀着极大的热情欢迎了丁龙的孙儿马腾沃一行。在依照要求提前准备了疫苗证明后,他们被邀请参观了哥大最著名的巴特勒图书馆。巴特勒校长当年上任哥大时正值丁龙捐款提议兴建汉学系,我当年查阅史料时看到不少他跟卡本蒂埃间关于此事的信函。他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筹建汉学系的执行者,此后哥大这座著名的图书馆便以他命名。现在,丁龙和卡本蒂埃捐建汉学系的原始资料也保存在这里,参观以他命名的这块胜地,也是这次参访应有之义。
此外,丁龙后辈还观览了当年宋子文、孙科、蒋梦麟和胡适等在哥大读书时的宿舍楼。这批人当年在哥大读书时或多或少地都接触并受惠过丁龙捐建的汉学系。同时,丁龙后人也参观了胡适宿舍隔壁的著名的哥大新闻学院、普利策文学奖的楼宇,以及胡适当年读书的哥大哲学系。
蒋梦麟、孙科和宋子文在哥大读书时的宿舍。
他们还有机会参观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该图书馆前身是汉学图书馆,汉学系成立后慈禧太后命李鸿章捐赠五千卷册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1930年代后期,哥大汉学系加入了日文和其他亚洲语言文化研究而扩展成中-日文系,后来又改名为东亚语言文化系。因此,东亚图书馆也是跟其名目同体而设立的研究重镇。它庋藏中日韩越南等亚洲文字的典籍、著作和珍贵文物,是世界著名研究机构。图书馆馆长程健先生专程接待了丁龙后人并详细介绍了汉学系和东亚图书馆的历史沿革。东亚图书馆现在包括中日韩等多个分支,过去一直是欧美人士主政。程健先生是这个图书馆建馆百年以来第一位中国人担任的馆长,而且今天的东亚语言文化系主任也是研究中国文学著名的商伟教授。一百多年来,这是第一次东亚系和东亚图书馆皆由中国学者主政的时期,他们创造了历史。
东亚图书馆程健馆长向丁龙长孙马腾沃和曾外孙黄畅泉夫妇介绍哥大汉学和东亚图书馆的发展史。
丁龙的孙儿马腾沃和曾外孙非常渴望能去瞻仰当年丁龙捐款的哥大董事会和行政办公楼。行政主楼的负责人非常善解人意,破例允许进入行政总部,让他们参观了当年的董事会议室、原哥大校史博物馆和档案馆、哥大集会大厅,哥大历任校长画廊和校藏中国文物博物馆等地。
当年丁龙捐建汉学系的校董会议室入口。
肆 丁龙难寻,诸多历史原因
虽然这次的重聚和圆梦画了相对圆满的句号,但是回想丁龙故事里曾有的那些历史疑问。120多年来丁龙难寻,里面是有着很多客观原因的。
抚今忆昔,海内外遍寻丁龙不着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首先,过去寻找丁龙档案史迹过程中,常遇到死结。比如2004年笔者发现并循着“丁龙路”的线索找到卡本蒂埃的家乡纽约上州高文镇,甚至查访镇公所历史学家找到卡本蒂埃家族墓地时,仍然无法确知丁龙到底魂归何处。直到我采访到镇上一位百岁老妇人,她说丁龙早就回国当富翁了,我们仍然对她的话不能置信(现在回顾起来,当时她或许听闻过一点消息)。
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年美国和中国海关出入境资料不全。我们甚至查访了纽约人口局和死亡记录,仍然不知道当年丁龙是滞留终老美国还是回了家乡。于是丁龙就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第一,通过前述丁龙后来回国、遭逢战乱和家庭财富湮灭以及后人刻意的低调生活等事实,我们得知他此后跟哥伦比亚大学渐失了联系。第二,丁龙并非名人,不同于徐志摩、郁达夫、顾维钧等名人的后代虽然身居美国,但因其先人背景突出和社会关系广泛,很容易有线索被寻到。丁龙只是个普通华工,所以行踪很容易融入茫茫人海。第三,丁龙当年名称设定为Dean Lung,这其实非他真名。1990年代我寻找他档案时就猜测过,此名很可能是某种别名甚或笔名(Dean在英文中有“院长”“主任牧师”“枢机主教长”的意思)。后来事实果然证明这不是他的姓,“丁龙”是台山白沙方言“进隆”的英文谐音。当年捐款时低调的马进隆没有用自己的全名而仅用了“进隆”的英文Dean Lung。这个“名”又经历几次音变,寻找自然就与大海捞针无异了。
在当年,如果此事受到在哥大的中国人或留学生注意的话 ,“寻找丁龙”应该也不会像后来那样难觅踪迹。丁龙传奇难以破译,就是由这样那样的诸多因素造成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发表丁龙长篇报道后,其实一直没有间断去寻找他的进一步消息。二十年间我陆续也发现了不少英文历史报道和各种官方记录,奇怪的是,在汉学系建系起的前半个世纪间,鲜有中文主流媒体记录。
互联网虽兴起于上世纪末,但大规模将历史报刊资料上网却刚时兴不几年,拜高科技索引之赐,近年来我陆续发掘了不少这百年间的西方资料。丁龙的材料几乎横跨了他捐款建汉学系起直至哥大东亚系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1901到1960年代;而这个时代的前期暨1901-1930年代中国有众多著名学者名流在哥大留学,有的甚至就就读与汉学系有关的科系,但几乎没有人提及他们受惠于斯,这里面大概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年丁龙捐建汉学系和存储校史档案的哥大行政主楼远眺。
据笔者初步统计,丁龙发起捐款及卡本蒂埃大量助捐建系当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论坛报》就对此事给予了详尽报道。次年汉学系开张,哥大校刊《观察者报》又分别在二月和三月密集报道了慈禧太后赠书和校长亲自陪同汉学家翟理思教授来校讲演事。其后,牛津大学出版《哥伦比亚大学》、哥大出版《宪章、法案、官方文件和纪录》等著作,都详尽报道了丁龙捐建汉学系从开建到那时的发展和财务状况。1918年丁龙恩主卡本蒂埃辞世时,美国《学校与社会》杂志也披露了他非常关心哥大并追加遗赠30万美元给丁龙汉学系。
有趣的是,后来我发现丁龙事迹居然早在1930年就传播到了国内。据历史资料,后来曾经担任哥大汉学系主任的富路特教授1930年12月就曾在中国天津妇女会上发言介绍了丁龙捐建汉学系的事迹。这篇发言稿刊在1931年国内出版的英文杂志《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那时候富路特正在哥大读汉学博士,他大概是在本校听到过丁龙的故事。可惜的是,那时他知道的丁龙故事已经变形:富氏误传丁龙是在1900年前后去世,其主人卡本蒂埃是为了纪念自己的这位义仆而捐款建立汉学系。由于富路特以后长期担任哥大汉学系(以后改为东亚系)主任之职,他的信息被认做权威,这也误导了我1990年代写丁龙捐款时,认作那是丁龙晚年;其实1900年丁龙正值壮年,此后又活了三十多年。
其后美国《纽约客》也介绍丁龙和卡本蒂埃捐款建系故事,并提到了系里中文教师王际真和学生情况。这份杂志在美国知识界和上流社会影响很大,它拓展了一般读者阶层对哥大汉学系的了解。再往后,丁龙勉强出现在哥大读书的中国学人英文传记中。1947年蒋梦麟回忆录和1950年代胡适口述历史等皆极简略提到。可惜的是,蒋、胡的设定读者是西方人,记述多是以茶余饭后谈资的轻佻口气写的。如蒋梦麟说丁龙是个洗衣工,捐给哥大的不是支票而是戏剧性的“一袋金子”,这不只歪曲了基本事实,而且固化甚或丑化了在美华人下层粗鄙形象。胡适当年的博士论文副导师夏德是第一任丁龙讲座教授和建系者,而且胡适修业部分也隶属汉学内容,他在哥大读书时汉学系建系不太久,丁龙事迹这样感人,他本来最有资格写明白此事。可惜他谈到此事时只是说到他曾跟导师夏德修业,没提丁龙发起捐建汉学系事迹,而将它说成是卡本蒂埃为敬重其佣人丁龙而“独立捐资”建立的,一笔抹煞了丁龙的贡献。
有人或许会问,当时的中国留学者们为什么回避事实呢?学者唐德刚后来分析得好,这里面有其根深蒂固的社会和阶级原因。早年留学生往往自视高人一等,他们家庭背景大部分非富即贵,至少属社会中上层,所以他们常常忌讳或自外于当地华人和劳工阶层;二是他们根本不愿花精力和心情关心或探讨考证一个草根华工捐建汉学系的历史。
第三,更深层或者难以言说的秘密在于,当时留学生出国学西学,强调“科学救国”的风气使得他们多以理工科为尊。那些学习人文政治和社会科学者变成等而下之;而到国外去学习中国文史,更是他们不愿被提及的。
伍 学者蒋彝、唐德刚的贡献
所幸,其后在哥大任教和做研究的学者蒋彝、唐德刚等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料。这些资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丁龙的事迹和贡献。这两位华人学者在东亚系及东亚图书馆工作,有机会从某些人事或档案中发掘事迹和资讯。我1990年代挖掘和复原丁龙史实时曾受惠于他们的著述。至此,上面的所有资料几乎都是英文撰写的,包括上面提到的一些华裔作家和学者的回忆和论述。
其后,在1950年代有了董显光和钱穆对丁龙故事的介绍,他们的文章发表在港台的报刊上,引起了一般读者的关注,也辗转传到了华人和国内读者层。可惜的是,出于不同的目的,董钱二人的文章也误报了丁龙史实和情节,甚至连丁龙的身份、籍贯等基本事实都有失误,造成了此事的不同版本和更广泛的误传。这使得丁龙传说离史实越来越远,寻找丁龙几乎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如果最初路子没有被领歪,当年在哥大留学的几位前辈查一下汉学系建系的档案资料——很多当事人还在(如胡适的导师夏德就是此事的知情者和执行者),应该能够很容易就理出头绪。此事本不应该这样费尽周折。
所幸,历史无情也有情。丁龙故事经历一百多年历史,也经历几代学人不懈的努力和搜求;特别是陈家基先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终于拨开种种迷氛,在两年前寻找到了丁龙的故乡和后人。
121年,丁龙的后代终于等到了今天,我们也得以见证历史。(本文图片由作者海龙与黄畅泉先生共同提供。责编:孙小宁)
罗小龙:原创
十二锁花:属于厌胜钱里的一种,准确的说是收藏花钱入门级的一个类别,在客家人居住的赣南,非常迷信避邪物,准宝宝即将降临,父母亲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争着给宝宝准备礼物,打底衫、银手镯、长命锁、尾巴帽……今天我们只聊尾巴帽后面吊着的“锁花”。通常客家人的尾巴帽上的花钱来源于寺庙,(此篇在我以前的稿子里在介绍)分别有咒语钱、吉语钱、生肖钱、钱文钱、秘戏钱和马钱。相对文化程度比较底的家庭一般会选择生肖钱,原因是外形似锁,有长命锁的外形寓意长命,根据宝宝不同的出生年份选择适合的生肖锁花。
各大寺庙均有锁花铸造
正面图大都引用太极八卦和长命富贵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鼠】由瑞金藏友杨忠友情赞助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牛】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虎】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兔】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龙】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蛇】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马】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羊】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猴】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鸡】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肖【狗】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馆藏生【猪】
锁花源于古时候的文人,为了让全天下的人,包括没有钱读书的人,不识字的人,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生肖:“生”出生;“肖”相似、相像,肖像)下面依次介绍生肖、时辰、“天干与地支”和“六十甲子”相互的关系。生肖动物原是表示时辰的状态;时辰由十二地支组成;地支由五个阳地支和五个阴地支组成;地支与五个阳天干和五个阴天干,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组成六十个记时序号。称“六十甲子”。由于锁花于各大寺庙请匠人订造,所以各地有不同的风格,主要分腰子型和长命锁款两大类,此风一直从清代沿袭下来至今……
其它类别的十二生肖挂花
花钱主要分为五种:官发钱、宗教钱、祝福钱、故事钱和镂空钱。官发钱,顾名思义就是朝廷铸造的钱,当朝廷在铸造流通货币的时候,往往会先铸造一批有纪念和祈福性质的花钱,用于占卜兴衰、祭祀天地,这便是官发钱了,比较著名的当属“崇宁重宝”花钱,制作精美,雕刻细腻,市价也远远高于一般花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藏家喜爱的藏品。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供稿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