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9-17 05:46:38•浏览次数:199
“心音、肠鸣音、呼吸音都没有国界。”先天性心脏病与国籍、肤色无关,但基层漏诊可能性较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日前在第五届“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这一切有了新变化。
孙锟团队正联合多家医院打造先心病临床数据样本库,助力基层医生做出更好初步判断。他认为,在中国进行的研究也能赋能全球其他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
在医疗实践中,人们往往更重视手术和药物治疗,却忽视了诊断的重要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算,约70%的医疗决策是基于检测结果做出的,但诊断领域只获得了3%~5%的医疗预算。去年世界卫生大会特别通过一项新决议,呼吁全球加强诊断能力建设,要求各国加大对诊断领域的投入。
2024浦江创新论坛——第五届“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于8日在上海举办。论坛以“创新诊断产品赋能全球健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全球诊断领域急需关注与资源投入。促进诊断公平是实现健康公平的重要一环,而中国在这个领域可以成为重要合作伙伴。
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让诊断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历史上,每一次检测技术的飞跃,都让重大疾病的防控迈进一大步,从而拯救千千万万的生命。例如,17世纪晚期显微镜的发明,让科学家们看到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彻底改变了人类对疾病的认知。
之后,X射线的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发明,以及新千年之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都在医学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意义。
每年的9月1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世界患者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善诊断,促进患者安全”,口号是“判断对,保安全!”这强调了正确、及时的诊断对确保患者安全和改善健康结果的重要性。
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拓展到医疗领域,其中AI在医学图像识别方面探索最多,也较为成熟。郑志杰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可以运用AI辅助阅读胸部X光片,自动筛查结核病。这降低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让结核病的筛查更容易、更便宜。这将对中国消除结核病这一历史悠久的传染病产生重大影响。
盖茨基金会中西非区域代表恩戈恩戈也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人工智能能够降低诊断工具和药物的研发成本,同时加速上市时间,挽救更多生命。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这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也为全球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