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8-15 07:19:14•浏览次数:459
开篇首语
Hi,大家好,我是 KC。转眼已经到了暑假,欧洲杯前脚刚结束马上奥运会又要来了,由于 COVID-19 的影响差不多两年没去过电影院了,很多大片比如最近的《黑寡妇》受影响也纷纷线上同步上映甚至线上单发,所以这阵子我都是宅家观影,在家吹空调喝冰阔落岂不美哉?
最近我的家翻了新,改造过程中我们考虑在家打造一个入门版的家庭影院。本来因为沙发后没有预留走线,准备入手一款5.1声道的回音壁,碰巧前几天和小伙伴去 SONY 线下店铺预约 PS5 抽签,看到了刚刚上市的新款Soundbar系统 HT-S40R ,无线功放+后环绕扬声器刚好可以解决我家未预留走线的问题,于是在小伙伴早买早享受的撺掇下,我入手了这款回音壁,第一次分享回音壁的相关内容,如有错误还请大家不吝指正。
外观以及产品特色
回音壁的箱子相对还是比较大的,SONY 这款产品包装是典型的 L 形,独立的低音炮占据了下方比较大的空间,长条形 Soundbar、线材、环绕音箱、无线功放都在 L 形包装长边一侧。
▼HT-S40R 采用三声道前置扬声器+重低音扬声器(低音炮)+后环绕扬声器(L、R 共两个)+无线功放组件的设计,低音炮的体积为192mm*387mm*366mm,在低音炮旁边的就是无线接收器(160mm*52mm*160mm)。外观方面,金属机身设计质感非常不错,金属拉丝质感不会反光,同时也不容易沾染指纹,音箱的钻石状网罩低调简洁并富有科技感。低音喇叭下方则是倒相管,带来更深沉和浑厚的低音体验,大大提升观影时的氛围感。正面显示屏采用了隐藏设计,使用时才会亮起,右上方配置了一个 USB 接口,可以用来播放 USB 设备上的音频文件。
▼由于 HT-S40R 采用了无线功放组件的设计,低音炮背后只有用来连接三声道前置扬声器的音频输出,而和无线功放部分使用无线连接。音频输入部分支持 HDMI(ACR)、3.5mm 模拟端口、光纤输入以及蓝牙连接。ARC 全称是 Audio Return Chanel(音频回传通道),将音箱通过 HDMI ARC 连接电视带有 ARC 标识的 HDMI 口,电视本体以及连接的其他设备(例如机顶盒)都通过电视将音频回传,并且电视遥控器也可以直接控制回音壁的音量。如果你的电视不支持 HDMI ARC,也可以使用光纤输入。
从背面可以看到低音炮采用了木质箱体设计,厚度也非常的足,除了拉高机器本身的质感外还可以有效降低整机的共振。
▼低音炮顶部是触摸按键区域,包括开关机、蓝牙、音量加减等按键,不过日常使用遥控会更方便一些。
▼HT-S40R 的长条形 Sound Bar 为前置的三声道扬声器,左上角是灰色的 SONY LOGO,音箱栅格部分同样采用了钻石状排列。
▼前置三个声道箱体采用了隔离设计,这样更加复杂(成本更高)的结构,好处是可以得到更好的音频分离度,让前置三个音箱的声音更清晰。Sound Bar 尺寸900mm* 52mm*74.5mm,长条形的设计也让左右声道距离更远,获得更好的环绕效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置三个喇叭单元同样配备了低音倒相管,既提高了音效分离度,也让声压效果更好。
▼无线功放部分同样采用金属机身设计,外观第一眼看去非常像一款高级的电视盒子,支持平放和壁挂两种安装方式,背部除了连接 L 和 R 扬声器的接口外,还有电源键和 Link 键。
▼后环绕扬声器也是金属机身,顶部印刷着低调的 SONY LOGO,并且同样采用倒相管设计。
▼遥控器部分依旧是经典的黑+白+绿三色配色,除了常规的模式调节外,低音炮和整体音量可以单独调节,基本你能想到/需要的功能都集中在这个小巧的遥控器上了。
▼实际连接后的效果图,因为没有预埋走线,我这里将 HDMI 线沿着背景墙中缝走线。不注意看的话不会发现,也算是变相实现了隐藏走线,后置环绕音箱则放置在沙发后。
▼前置 SoundBar 颜值确实很高,目前的电视是前房主留下了,家里人觉得丢掉可惜,所以暂时还在使用,后续考虑更换新的来代替它。
▼这个组合电视柜其实是凹字形的,中间部分可以单独移出,因为担心低音单元振动较大以及 SoundBar 长度不足够放置所以先移开了。实际尝试 SoundBar 长度是刚刚好可以放下的(不过高度会稍微偏低,这个后期可以挂装),低音炮的振动控制得也非常好,实际测试低音开到了12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使用体验
作为音频大厂,SONY的硬件设计底蕴是无需怀疑的,这次 HT-S40R 功放部分采用了 SONY的S-Master 数字放大芯片,具备190W的功率输出,能够带动高品质扬声器,还能降低失真,让声音更加清晰、真实。
连接和安装部分非常简单,将低音炮、前置扬声器连接好,同时将后置环绕音箱与无线功放组件连接,将电视 HDMI(ARC)口通过随机附带的 HDMI 线与音箱连接,开机后就可以看到电视的音频已经自动传输至低音炮,低音炮屏幕上也会显示 TV 字样。成功连接后电视也可以直接控制回音壁的音量,大部分时候只需要使用电视遥控器即可,不过如果要调节回音壁的音效模式,或是单独调节低音炮音量的时候还是需要使用自带遥控器的。
▼对于家中没有提前预留布线的用户来说,虽然选择2.1/3.1声道的回音壁系统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环绕效果,但是实体5.1声道的空间感无疑会更好、更真实。后置环绕的安装也非常方便,将环绕音箱的音频线与无线功放连接,开机后无需额外操作就会自动和回音壁完成匹配和连接。
开启回音壁后主要的状态信息都会在低音炮上方的屏幕进行显示,HT-S40R 支持 CINEMA(影院)、MUISC(音乐)、STANDARD(标准)以及 AUTO(自动)等多个声场模式。其中影院模式下环绕感更强,适合观看电影或者游戏时使用,而音乐模式则适合听歌,标准模式则会提升声音的清晰度,AUTO 模式则由回音壁系统自动选择合适的模式。
▼最近刚好在追《猎鹰与冬兵》以及《旺达与幻视》,家里领导表示剧情里很多人物不认识,正好就拿经典的漫威宇宙电影测试回音壁的效果,顺便陪领导一起补一补前面的剧情。
而对于《美队3》这样的动作大片,使用电视自带音箱和 HT-S40R 观看体验是完全不同的,电影中的枪声在5.1声道加持下形成了非常强的「环绕感」,美队盾牌与冬兵铁臂的撞击声拳拳到肉,能让人感受到回音壁带来的震撼效果。尤其是剧中会议会场爆炸的一段戏,低音单元的表现富有冲击力,有一种爆炸仿佛就发生在身旁的错觉,让人在家中观影也可以有类似电影院那种身临其境的投入感。
▼翻出来之前的 4K 电视测试视频,低音炮对引擎的轰鸣声的表现也非常不错。
▼除了观看电影电视剧以外,用回音壁切换到音乐模式,欣赏无损音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像是蔡琴经典的《渡口》,开始时鼓声下潜力道非常足,后段人声也非常饱满和浑厚。并且 HT-S40R 还支持蓝牙连接,家里如果没有蓝牙音箱的话,平常使用手机蓝牙连接回音壁听听音乐也是很不错的。
▼越来越多的视频资源支持更丰富的音频格式,未来多声道环绕音频系统的用处也越来越多
由于 PS5 第一次开放购买时错过了时机,目前只能和小伙伴一起参加店铺抽签活动(还未中签),游戏部分的体验只能等未来入手 PS5 和新电视之后再和大家分享了。
结语
实体的5.1声道系统、S-Master 数字功放、大功率多扬声器,所有扬声器都标配倒相管,HT-S40R 的硬件配置作为2000元价位的回音壁系统,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了。外观设计方面,HT-S40R的金属质感机身也很不错,低调简约的外观也可以和各种家装风格进行搭配。无线功放组件设计,让后置环绕音箱的放置和使用更加方便,无需大费周章改造就可以构建实体5.1声道系统;低音方面,低音炮的效果也非常震撼,在家中欣赏动作大片的临场感提升不少,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HT-S40R 可以很好地满足很多朋友们在影音娱乐方面的需求。
当然,作为中端机器,像杜比全景声、eARC、Hi-Res 认证单元这些是没法提供的,如果有更高追求的朋友可以选择HT-Z9F或者ST5000等高端回音壁产品。如果你和我一样,家中没有提前预留布线位置,预算刚好又在两千价位段,可以考虑下这款实体5.1声道的 HT-S40R。
好了,本篇文章到此结束,我是 KC,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原文发布于家电论坛电视机讨论区,作者:ybxl
65X9300E买了一个月了,这期间,一边看各类视频源,一边调校参数,现在说说心得。
1、 索尼近几年的电视是按照视频源可以设置不同的参数,比如HDMI1可以设置一套参数,HDMI2、3、4也都可以单独设置参数,安卓系统的索尼自家的播放器也可以非HDR和HDR片源分别设置参数(此处并不完美,图像模式不能自动切换),非索尼自家播放器的其它视频应用也可以设置一套参数。但由于节目源相当复杂,比如不同电视台,其色彩等倾向很多都是不一样的,电影、视频不同的片源差别也很大,HDR和普通电影片源也不一样。为方便起见,我设了三套参数,一是有线电视,二是普通电影,三是HDR电影。
2、调校参照了rtings.com网站上的范例,但有些参数经实际使用觉得未必周全,这可能跟我们的信号源与国外的不同有关,也有个人偏好的因素。这里我想说的是,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对画质的看法会有所不同,别人的参数仅供参考,在此基础上调整到自己认为舒服就好。厂家的技术,是提供了调整的余地,而不是一定要用,更不是一定要用满。
3、 在调校上,有个重要的方法是把在电脑上用播放器播放的效果与在电视上播放的效果作对比,这样可以很直观地解决对比度、黑位和明暗部细节的问题,只在电视上播放调整,你会不知道原汁原味的图像是什么样的,没有标准就只能盲人摸象,乱调一气。
4、因为我平时玩摄影,对于画质有着摄影角度的理解,主要是不能出现过曝、暗部要有细节、不无谓的磨皮、不过度锐化、色彩适当不过于艳丽。尤其注重人的面部的细节表现。对于黑位和对比度,在视觉舒适和保留细节这二者要取得一个平衡。
5、关于光感应器。自动设置的亮度过于暗淡,所以任何设置都应该关掉。
6、关于锐度。我倾向于保持50,这个是不增不减的参数,加锐后会造成人的面部细节劣化。
7、关于降噪。这种磨皮是损失细节的重要原因,一个字,关,全关!要知道,噪点之中包含了细节,也是“立体感”的重要因素。
8、 关于黑位和对比度。尽量用对比度来调整画面质量,然后用“黑色校正”、“高级对比度增强”辅助调整,最后是调整“黑色级别”来显示暗部细节(尽量不动,根据片源情况必要时增加(实际上是减少黑色)5-10)。
电脑截图:
最终采用:
(手机屏摄色温相差较大,实际看起来比较接近)
9、 关于颜色和色彩增强。就像黑位和对比度一样,有些不同指标的调整可以达到近似的效果,“颜色”和“色彩增强”也是,但不同指标在效果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对于色彩的调整,我的看法是尽量使用“颜色”来调整,对于普通电影来说,增加“色彩增强”的值容易让白人的脸部产生不自然的“猴腚红”,但用“颜色”则不会。但对于HDR电影来说又有所不同。对于有线电视,“色彩增强”如果关闭的话则画面不悦目,而且开了也不像电影那样容易产生“猴腚红”。
10、关于色温。Rtings说“专家1”是标准的6500K色温,虽然标准,但实际看起来效果差强人意。我研究后的设定是,有线电视和一般电影片源用“中间色调”,HDR电影用“冷色调”。当然用专家1也可以,看个人的喜好。
11、关于动态。我用跑地图的片源仔细看了一下,只有“清晰”这一档在跑动过程中能够看清地图的斜向纹理,其他各档都做不到。所以,要尽可能保留画面细节,最好用“清晰”档。但清晰档带来的问题是画面亮度显著降低。经过研究,将亮度+25,能回到原来的亮度。但对于+25以后已经超出最高限的情况,为保持画面亮度,可以考虑改用“标准”档。
12、关于倍线(精密显像)。我的看法是:有线电视不要用,对于人的面部尤其是中景人脸会造成格栅感和棘刺感;电影可以放心使用,画面锐度会有所提高,包括4K电影也有改善。但是说老实话,一部1080P的片子,我开了精密显像“自动”,初看感觉不错,但半小时以后就觉得不舒服了----长时间看过锐的画面心理上也会产生“棘刺感”。因此我建议720P以下的片子开,1080P以上的就不一定开了。当然这是我的感受,不代表其他人。
13、关于HDR。HDR可以增强色彩和对比度效果,对于强光和一般照度的场景,视觉上的感受更好,但是对于昏暗、阴暗的场景,虽然它能做到保留暗部细节,但也仅仅是保留,它会使暗的场景更暗,乃至于看不清,让你的视觉非常疲劳。对于《神奇动物在哪里》这种总体上昏暗场景多的影片,看起来让人非常劳累,反倒不如关闭HDR见到的细节多(见附图,我的意思并不是要真的关掉HDR)。对于电视和普通电影,我都是使用“标准”作为调教基础,但看了几部HDR后,发现总体上HDR片源用“标准”比较昏暗、暗淡,需要另外设置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尝试以后以“鲜艳”作为基础来设置。另外,播放HDR片源时,图像设定界面右上角会显示“HDR”的标志,所以是不是HDR片源,从这个界面一看便知。
HDR开启:
HDR关闭:
14、特别感谢@bjjbaojj兄提供的测试用素材,是难得的实用的测试视频,请大家不要忽视。原帖地址为:https://www.jdbbs.com/thread-7731113-1-1.html
参数和个别说明如下:
1、有线电视(注:我的是广电有线,如用各类IPTV的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图像模式:标准
亮度:45(这个是MotionFlow选择“清晰”的情况下,如果用其它档,建议设为20左右)
对比度:90
伽马:0
黑色级别:55
黑色校正 中
高级对比度增强 高
自动局部控光 中
颜色:60
色温:中间色调
彩色增强:中
精密显像:关
锐度:50
随机降噪、MPEG降噪:关
平滑渐变:低
MotionFlow:清晰
电影模式:关
2、非HDR电影
图像模式:标准
亮度:45(这个是MotionFlow选择“清晰”的情况下,如果用其它档,建议设为20左右)
对比度:95
伽马:0
黑色级别:50-60
黑色校正 低
高级对比度增强 关
自动局部控光 中
颜色:60
色温:中间色调
彩色增强:关
精密显像:自动(720P以下建议开“自动”,1080P以上建议关闭)
锐度:50
随机降噪、MPEG降噪:关
平滑渐变:低
MotionFlow:清晰
电影模式:随意(暂未发现实际效果上的不同)
3、HDR电影
图像模式:鲜艳
亮度 最大(这个是MotionFlow选择“清晰”的情况下,如果用其它档,建议设为25左右)
对比度:90
伽马:0
黑色级别:55
黑色校正 中
高级对比度增强 高
自动局部控光 中
颜色:65
色温:冷色调
彩色增强:高
精密显像:关
锐度:50
随机降噪、MPEG降噪:关
平滑渐变:低
MotionFlow:清晰
电影模式:随意
以上没提到的参数,保持默认值不变就好。以上设定,仅供参考,因为调校所用的片源有限,错漏难免。因为具体片源的不同,有时还要进行一些微调。
【中关村在线】最早的00后们能记事,大约也要到04年-05年,这个时候半导体的集成度已经很高,并且大量的新技术已经涌现。但电子产品其实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辉煌产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已经进入历史、今天已经不常见的电子产品,它们代表着那个时代工艺的巅峰。
先从广播说起
现在听广播的场景,基本只有开车的时候,连公园里听收音机遛弯的老大爷都越来越少了。以前开车听路况播报,但是现在手机地图哪里堵车一目了然,线路算法成熟,收音机似乎愈发的可有可无,开车的时候听音乐更多。但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广播和电视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你家里有吗?
中国普及”话匣子“的时间并不早。笔者家里老人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她上学的时候,家里攒钱买了一台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在班里引发了轰动!她过年的时候开班会抱去学校好几个同学护驾,那种轰动和羡慕是今天物质丰富时代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的。这个产品笔者小时候还见过,不过已经不用,纯粹是摆设或许坏了,老人用的已经是晶体管收音机了。
能接收、打印卫星图像的“可视化”收音机,浓浓的专业范
根德S800,很多收音机发烧友的梦中情人
今天我们熟知的索尼,其实也是做收音机起家的。作为看家产品,索尼的收音机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了巅峰,就是这款V21.这款产品神奇的已经不是强悍的收音功能,而是自带一个热敏打印机,可以打印传真的卫星云图。由于配有超大液晶屏,搞可视化广播,这样的配置在1980年代末期当然便宜不了,那个时候卖6500美元!现在二手市场也要几万块。当然还有根德S800、国产HAM2000等不同的旗舰广播,成为很多广播发烧友的梦中情人。
2000多元的收音机,或许是索尼最好的收音机产品了
收音机本身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于今天的各种手机APP等流媒体。在本世纪初的头几年,索尼还有旗舰收音机产品销售,现在这个漂亮的方盒子,有AM、FM收银和闹钟功能,还不到200块钱,可以买一个放在床头。
黑胶唱片意外的复活了,现在反而成为一种比较主流的记录介质,因为模拟记录的缘故,黑胶唱片音质很高,并且有别于数字记录,有自己的味道。在黑胶同时期,其实更流行的是各种磁记录的介质,尤其是各种磁带。
精致的机械质感是今天的全面屏手机给不了的感受
说磁带就绕不过磁带Walkman。这个索尼曾经的主打产品也退出了市场让位于当年的MP3。但Walkman这个产品巅峰的时候,是难以想象的精致。这种机械驱动产品的精致感,是今天的各种全面屏无法给你的,现在二手的Walkman并不贵,可以二手货APP找找。
笔者可以肯定的说,国内应该没多少人看过正版VHS录像带
视频今天都是流媒体、下载或是光盘,以前可是要VHS录像带。这是索尼格式大战输给JVC的案例,让VHS变成了家用产品的标准。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松下、索尼、夏普,甚至今天LG的前身Goldstar(高士达)都有磁带录像机。不过磁带录像机看多了就不清楚,还要自己手动擦磁鼓,当时谁有几本你懂的内容或是美国新鲜大片的录像带,可以享受众星捧月般的追随者了。
DAT磁带播放器的质量和CD一样甚至略好一点
磁带今天依旧是优异的数据备份介质
除了这民用磁带,商用设备上,索尼的Betamax磁带以及DAT磁带,后者是数字记录的,在录制CD的时候其实是先录到DAT磁带上的。这些专业化的磁带设备价格昂贵,并且进入国内晚,所以国内产品保存的并不算多。磁带到现在还有专门的存储设备用来备份数据使用。
液晶的画质问题其实到今天也没彻底解决。这种先天带着问题的产品,由于体积、面积的优势取代了画质更好的显像管。2005年的时候索尼就在中国退市了著名的特丽珑电视机,当时笔者不少朋友还去抢购了当时的旗舰HR36。这几年卖掉的时候都是给收废品的百十元钱,求求你搬走吧,这玩意实在是太沉了,屏幕36英寸,重量有100来斤……
生不逢时的Qualia,放到今天会被各种壕抢购一空
由于使用电子轰击屏幕上的荧光粉,所以调教让电子枪发射电子偏转的磁场就是很大的学问。索尼的特丽珑、三菱的钻石珑技术在于使用条状的栅格,而不是竞争对手们的网眼,可以做到更艳丽、更浓郁的颜色表现,所以在当时是高画质的代表。
EIZO手里珑管的画质达到了巅峰
电视机有我们说的HR36以及Qualia015,显示器索尼则推出了能实现2048X1536@60Hz的21寸产品F500R,昂贵的价格让其注定是发烧友们的梦中情人。不过笔者有幸见过柱面管时代的索尼500PS显示器,以及艺卓用珑管生产出来的FlexScan T96X系列,我觉得这几个产品的画质还在纯平的F500R之上。但视频监视器领域则是索尼BVM独大,很多电视台的老编审到现在还在怀念BVM,不习惯看液晶监视器的画质,很多退役的BVM监视器成了古旧游戏(初代PS、红白机等等)玩家的爱宠,因为BVM上有旧的视频接口。这些CRT核心都还是索尼和三菱的珑管技术,上世纪末开始玩电脑的还喜欢单枪三束、三枪三束争个孰优孰劣。
三枪投影机,画面有胶片电影的质感,非常难伺候
显像管画质的另一个巅峰属于投影管,9寸投影管。在没有LCD、DLP等当今投影技术的时代,靠的是显像管来进行数字投影。当时9寸的投影管可以做到3000多线的分辨率,可以说2K的清晰度对投影管来说不是问题。当时为了亮度,最佳的方案是三枪,即RGB分色投影,有三个投影管,当时索尼、巴克等三枪投影机市价都是天文数字(北上广可以换房)。
投影管的感觉更像胶片电影
一个投影管都很难伺候,比如湿度变化都会影响画质,三枪可以说开机冷机是一个状态,热了又是一个状态,要调好非常考验用户本身的调教本事。不过这个产品的画质一直非常好,今天要超越也不那么容易,可能双色或是三色激光、三片式的产品才敢说画质上更好,不过这种规格的产品依旧极其昂贵甚至只有影院用的商用产品才有这样的配置。本世纪初的几年,有不少退役的三枪管产品,比如索尼的巴克的1209S等流入二手市场,几万元就能圆梦,发烧友们买的并不少。
下面要登场的这个产品其实国内就是50后、60后见过的也寥寥无几,但在国外还是有很多用户的:在录像机、摄像机之前,家庭怎么录像?这就是8毫米胶片摄影机,尼古拉斯·凯奇早年有个片子名字就叫8毫米。
不同时期的8mm胶片的规格
电影工业的胶片规格大,所以以前拍电影很高的成本都在胶片的成本上,一个镜头力求一气呵成,否则浪费的胶片都是成本。家用为了成本低,自然使用的面积要小,所以8毫米这种格式应运而生,在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8毫米是唯一的可以记录影像的方式。甚至到后期还出现了Double8这种可以宽幅可以正反录的格式。
佳能当年推出的8mm摄像机,非常小巧
很多好莱坞的成名导演、演员都是从8mm开始的
8mm的胶片摄影机其实在那个时代已经做的非常精巧,面向业余爱好者的只有巴掌大。斯皮尔伯格在内的很多导演都是小时候使用8毫米摄影机,爱上了电影,成为一生的事业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其实黑胶唱片之外,我们今天还在用的比较热门的产品机械键盘、光电鼠标在技术上其实都经过了复兴回到了刚发明的技术原理。但是本文所述的产品基本都看不到翻身的机会,它们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作为产品来说就足够了。
从去年年中促销季开始的客厅娱乐升级狂潮,至今消费者们的热情依旧未散,而且在今年的半年度又再次被电商们的大尺度优惠所点燃,可以说,时至今日,随着消费升级的热潮正式开始,视听空间的升级已经成为国内多数家庭的主旋律,而这股热潮也促进了电视厂商的产品研发热情,与电视产品性质与技术上的巨大变化。
康佳55R1
大尺寸,更高分辨率,更高的色彩包容性、表现力,一直都是电视产品升级的主旋律,当然这是技术层面的升级,在形态上的诸如超薄、窄边框、金属机身等等变化,也让电视产品越来越缺少具有特色开创性升级,得益于显示技术的高度发展,在画质这项能力也越来越接近,反观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亮点却越来越少,这也造成了,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更具有“小特色”的产品反而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康佳55R1主打音质效果成为卖点
自古视听永远是不分家的,升级视觉体验的同时,我们当然不能忽略了听感的享受,但是在如今电视产品形态越来越轻薄的趋势来看,能够留给音响的空间却越来越少,因此电视产品的画质与音质不能并行同步发展,就成为了现在视听市场上的症结所在,今天我们评测室拿到了一款号称吊打2000元级以下音响的电视产品,康佳55R1,它的音响素质究竟会达到怎样一个水平?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外观:年轻态下的非凡做工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款电视的外观,电视作为在家中“门面”一样的存在,外观亦是消费者严选珍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康佳55R1在外观方面的表现,其实可以给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分数,在电视产品严重缺乏外观的独特性的今天,55R1难得的成为了众多电视产品中的一股清流。
康佳55R1正面外观展示
相对于其他电视产品,康佳55R1可是一个“长腿美人”,由于电视底部为音响预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所以底座给人的感觉会略微有一些升高。
康佳55R1采用哈曼卡顿认证音响系统
精致的细节做工
55R1承袭了康佳一贯以来的优质做工,并且在产品形态设计上,采用了更年轻化的设计,有技术与工艺沉淀的大厂商,对于产品的理解,一定是与多数近些年来井喷爆发的互联网电视厂商不一样,无论是对于材料的驾驭,还是产品细节部分严整的工艺,都是无可挑剔的。
内容:腾讯600万小时资源赋能
现如今的时代,4K电视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而如何将这些电视产品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真正的做到“物尽其用”?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优质影视资源内容的赋能,而腾讯或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强大的片源赋能,多达600万小时的视频节目资源加持下,就形成了今天的这款55R1的内容资源。
搜罗全网热门高清资源
集成了腾讯视频的600万小时免费影视资源,热播剧、自制剧、院线热映、好莱坞大片、热门综艺、体育赛事等全网同步更新;与其他播控平台相比,55R1拥有腾讯专属的NBA、欧冠视频资源,对于体育迷,在家即可阅尽球场上的刺激和紧迫感。
资源分类清晰明确
康佳55R1系列上则选择了在电影、电视剧和体育三方面都非常丰富且均衡的newtv极光腾讯视频联合未来电视授权的资源,这也不失为另一种升级,并且newtv极光全部采用正版授权内容,片源的质量自然也不必担心,在腾讯视频和未来电视的强大赋能下,更新速度自然也会非常给力。
全新易柚6.5系统
众多影视剧与卫视播放进度同步更新,并且多数清晰度达到1080P,并有数量不少的热播剧与热门电影目拥有4K片源,并且更新迅速资源稳定,笔者所处的带宽环境为20M光纤,在线视频流畅,甚至一些4K画质的视频也不会出现卡顿情况。
吊打索尼?音质同级别无敌!
接下来就是这款康佳55R1的重点项目了,康佳此款电视主打的就是音频能力,力求在电视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在其他视听空间的伴生领域为自家的产品带来更高的竞争力,康佳一直以来的画质都是重头戏,而今这款产品却在音质方面吊足了大家的兴致,那它能带来的表现,真能如我们期望般优秀么?
康佳“HIFI Pro”真的能够带来不一样的电视音响体验?
为了测试让大家对于这款康佳55R1的音质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我们找来了目前售价为1999元的索尼HT-CT290电视回音壁,来与它进行一些简单的听感对比,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简单的对照。
分享阅读:“信仰”满满 索尼回音壁HT-CT290详尽测试
索尼HT-CT290/291家庭音频系统
我们先来说说索尼的这款音箱的音质,因为毕竟是索尼,从这个价位的独立电视回音壁来说,大品牌给出的“信仰”加成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我们实事求是的讲,这款HT-CT290的软肋在于中、高频单元的不足,尤其是人生频段的含糊不清是它的最致命硬伤,但是低频单元非常给力。
康佳55R1音响单元前置栅格
反观康佳55R1的音效在中、高频段的音质非常出彩,人声以及乐器的解析力非常到位,最细微的声音也能从中识别出,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由于单个声音单元功率较大的原因,当电视音量过低(15以下)会微微有一些中频细节丢失,音量20-60是一个表现较为突出的区间,60以上会有失真现象出现,总体来讲,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我们在音乐测试环节,选取了王菲的《天空》以及《加州旅馆》,55R1声音感觉是平衡中正,人声甜美。如果对比索尼的话,康佳这款55R1声音显得更加平衡和清亮,声场更加宽阔,结像力出奇的好,而且声音的层次感明显,声音干净利落表现力十足。人声方面则是55R1的强项,人声顺滑饱满,中频密度足够,结像感十分不错,这一点非常适合普罗大众的口味。例如在《加州旅馆》中,即使在复杂音乐环境下,人声也不会显浑浊,而是错落有致的表达出来,不会糊成一团。王菲的歌曲可以体现女声那种磁性和柔美,轻微的齿音让声音表达得更加有情感,中高频过度顺滑没有一丝突兀感。
后置低频单元
低频方面的表现,不出所料的有些“力道不足”,与索尼这款回音壁有一些差距,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人家那么大个低音炮摆在那,但在电视产品中,康佳55R1的低音表现,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得益于机身背后的低频单元,虽然没有低音炮产品的“内部腔体”支持,但是依旧碾压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电视产品。
总结:
总体上来看,康佳55R1是一款“个性十足”的产品,在电视都在主打画质的时候,电视行业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症结,4K画质家家都有,超窄边框、曲面遍地都是,那如此番说来,康佳将产品的重点放在视听空间的“听”上,或许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勘破了行业的玄机也说不定。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