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9-17 02:17:52•浏览次数:115
张相远和妻子刘凤娣是环卫工人,夫妻俩一起工作了八年,这些年他们捡到过手机、钱包、钥匙之类的东西,每次有人来找都物归原主,有时还会拜托朋友帮忙寻找失主。当张相远在一个被丢弃的床垫里发现15万元并立即归还失主时,他和周围的人都没有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8月22日,张相远的经历突然登上了网络热搜榜首,122家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超过一亿人次浏览了“老人急病离世藏了15万的床垫被扔了”这一话题。四天后,国内最权威的官方媒体之一用一篇单独推送的公众号文章讲述了张相远拾金不昧的故事。
张相远生活在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的一个小山村——马市镇,这里距离县城十几公里,全镇只有一万多人。如果不是因为当地盛产一种叫“金叶”的烟草,很少有外乡人会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张相远的事迹传开后,他的同乡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他接受采访的视频,连邻镇来马市镇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拾金不昧的环卫工人。当地宣传部门带着各路记者到张相远家采访,他家住8楼,没有电梯,记者们上下楼都要爬好几趟。
县里授予了张相远“始兴好人”的称号,他的家人也被推到了媒体面前。一名导演不断引导他14岁的儿子张明接受采访。
“你觉得你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善表达。”
“但你会觉得爸爸很棒吗?你会去学习他吗?”
张明略显尴尬:“捡到别人的钱肯定要还给别人,这很正常。”
几天前,学校老师也问过张明,那位“始兴好人”是不是他父亲,他简单地回答“是”,没有多说什么。他庆幸暑假还没结束,朋友们应该还没看到新闻,不用他费心去想怎么应付。
张相远说,他没想到四个月前做的那件“很正常”的事会给他带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事情发生在4月27日晚上7点多,马市镇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街道上很安静,只有路灯照亮着主街,偶尔有几个行人饭后散步。这时,张相远接到了朋友何万苟的电话,说村口桥头有人扔了一个床垫。
何万苟是村里的保洁员,他负责的村落与张相远工作的城镇街道相邻,桥头正是分界线,两人因此熟悉起来,平时会一起捡废品,有些留着自己用,有些打包卖掉。
面对采访张相远的记者,何万苟说:“我们非亲非故,‘关系’就是我让他把他那边扫干净一点,不要把垃圾吹到我这边来。”
那天傍晚,他叫张相远去帮忙拉个旧床垫。他寻思着,这样第二天就能直接清理垃圾,而且床垫里的弹簧应该还能卖点钱。
张相远放下碗筷,推着小车就往桥头的垃圾桶那边走。到了地方一看,床垫太大了,得拆开才能放上车,他就找何万苟借了把菜刀。
不拆不知道,一拆吓一跳!床垫里头竟然藏着几个红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捆百元大钞,还有些零钱。巧的是,垃圾桶对面有几个村民在聊天,再往前十几米就是失主冯龙家,他父亲刚去世,家里正在办白事,他们把老人用过的床垫放在了桥头的垃圾桶旁。
张相远拾金不昧的事迹被报道后,网友们纷纷为他点赞,但对失主却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指责都有,有人说:“为什么老父亲宁愿把钱藏在床垫里也不愿意给儿子?”还有人说:“父亲刚去世就把东西扔了,这家人真是……”这些评论明里暗里都在指责老人子女不孝顺。
冯老先生去世前育有一子三女,儿子冯龙继承了父亲的食品加工厂,厂房是一座三层小楼。冯龙住在顶层,父母住在二层,一层是厂房,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灰尘。记者来到厂里时,冯龙正卷着袖口和裤脚操作机器。
他记得新闻刚播出来的时候,看到网友对他家的质疑,妹妹非常生气,说事情根本不是那样的,还打电话去举报了。
再次面对媒体,冯龙非常谨慎,反复要求不要透露他的地址和身份信息,看到镜头就要求不要拍照。
冯龙是家里的老大,他母亲有听力和语言障碍。冯龙兄妹四人小时候,父亲为了招揽生意,经常要开车下乡,挨家挨户劝说村民把粮食和菜籽送到自家厂里加工。家里还有20亩地,不同季节要种水稻和烟草,“一家人一年到头都闲不下来”。
2000年,19岁的冯龙为了供三个妹妹读书,不得不外出打工,“如果我不去,妹妹们就没钱上学”。他记得那时候,几个妹妹每年的学费加起来要一两万元,都是他打工赚钱补贴家用。2011年,父亲用尽所有积蓄,在镇上盖了厂房,家里的经济状况才慢慢好转。2014年,冯龙回家帮父亲一起经营厂子。
在冯龙眼里,父亲是个“主意很正”甚至有点固执的人。冯龙觉得早就应该更新设备,减少人工,但老人坚持自己的做法,即使儿子回来了,厂子里的大小事情还是他说了算。
2021年,老人被查出直肠癌,医生说做手术的话,很有希望延长生命,但术后需要戴造瘘袋收集排泄物。老人坚决不肯手术,为了劝他,“我们兄妹几个没少和他吵架,该说的都说了”。
他们只能尊重父亲的选择。冯龙后来猜测,父亲6岁就没了父亲,被送到亲戚家寄养了十几年,年轻时又娶了身有残疾的母亲,“他这一辈子,只能靠自己”。
冯龙回忆说,父亲放弃治疗后,他们兄妹几个逢年过节都会给父母一些钱,估计那15万是老人没舍得花,攒下来的。去年,他们还带父母去张家界旅游了一趟。2023年年底,父亲经常肚子疼,他估计可能是病情加重了。
2024年4月27日,老人离开了人世。此前,他在医院接受了镇痛剂注射,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冯龙和家人回忆,老人临终前,双手曾用力地捶打床垫。当时,冯龙以为父亲是疼痛难忍,直到张相远的出现,事情才有了眉目。
没有人知道老人为何要把钱藏在床垫里。冯龙猜测,可能是因为家里做生意经常敞开门,也可能是父亲习惯留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或者是他意识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担心家人无法从银行取出存款。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笔钱是父亲瞒着儿女攒下的。生前,他最大的一笔开销是陪老伴去镇上买了一件金饰。
冯龙说,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他发现了已经被清空的存折。父亲刚走,他实在没有精力去追问这笔钱的去向。他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比如父亲一直睡的那张床垫,因为生病沾染了污渍和异味,已经无法继续使用。
冯龙猜测,可能有人目睹了钱从床垫里掉出来的场景,但他坚信,扔床垫的地方附近装有多个摄像头,应该没有人敢拿走钱。“我妹妹去取钱的时候,那个叫张相远的男人手里还拿着刀,看起来很凶!” 冯龙话锋一转,又说:“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会配合宣传。”
在离张相远发现现金不远的地方,一位村民回忆说,他们隐约看到张相远在街对面划开了床垫,掉出来几个红色袋子,但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紧接着,张相远就朝他们跑过来,只说了两个字:“有钱”。有村民似乎了解情况,便跑到冯龙家告知了他们。
张相远身高不足1.6米,身材精壮结实,皮肤黝黑。他不太善言辞,当地宣传部门来录视频时,一个8个字的短句,他练习了半个小时才完整地说出来。这是他天生就有的“问题”。
张相远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外出打工,直到快40岁才与现在的妻子刘凤娣结婚。刘凤娣的前夫因车祸去世,她带着一个患有严重癫痫的儿子改嫁,唯一的条件就是“对方要接受我的孩子”。
在与人相处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张相远总是沉默不语,不争辩,也不作声。别人说话,他就“嗯”一声,或者蹦出一个简单的词。和刘凤娣在一起后,为了照顾孩子上学,在妻子的帮助下,他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如果工作上有什么事情,领导都会因为担心沟通不便,越过张相远,直接和刘凤娣交流。
有一件事让刘凤娣至今想起来还很生气,有人向领导告状说张相远没有扫地,要罚款。“他明明扫过了,只是不善于表达,也不为自己辩解。” 显然,刘凤娣是强势的一方,她会跟着丈夫一起工作,拍下他干活的视频发给领导。
老实本分,没有本事,也没有朋友,这是妻子对张相远的评价。在刘凤娣的理想中,丈夫应该是一个能把家庭生活搞得红红火火的人。
生活中,刘凤娣说什么张相远都听着,从不吵架,也不主动沟通。为了让丈夫做出改变,她只能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比如,嫌做午饭辛苦,她就连续几天做张相远不爱吃的菜,直到他忍无可忍,主动接手了做午饭的任务。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